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如图1装置或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仪器X的名称水槽.
(2)若实验室要用同一装置制取并收集O2和CO2,最好选择装罝绢合(填字母序号),写出用该装罝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并测定氢气的体积.请从图1中选择最佳的装置进行组合,整套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D(填字母)
  A.a→d    B.b→g    b.b→e→f→h     D.b→f→e→h
(4)氨气(NH3)极易溶于是水,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图1中的A(填装置序号),用收集到的氨气作图2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液面上升,无色变红色.

分析 水槽是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从图1中选择最佳的装置进行组合,整套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b→f→e→h;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用收集到的氨气作图2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液面上升,无色变红色.

解答 解:(1)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水槽;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C;从图1中选择最佳的装置进行组合,整套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b→f→e→h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从图1中选择最佳的装置进行组合,整套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b→f→e→h,氢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答案为:D;
(4)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用收集到的氨气作图2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液面上升,无色变红色,因为氨气溶于水知识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故答案为:A;试管中液面上升,无色变红色;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硝酸根、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根据如图所示提供的数据计算.

求:(1)求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将所得不饱和溶液配置成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多少克?(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饶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D.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
A.在含砂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B.在干燥、致密、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D.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的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变化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分析变化Ⅰ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请写出一条关于化学变化你获得的微观方面的信息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根据变化Ⅰ图中信息,从宏观角度,判断变化Ⅰ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分析变化Ⅱ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请写出一条关于该变化你获得的宏观方面的信息是水蒸气降温时变成了液态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经过一年的学习,我们对“酸碱盐”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酸和碱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B、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C、多数酸和碱都有腐蚀性
D、浓硫酸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该图横坐标代表的是NaOH溶液的质量.当加入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含量最多的溶质为(写化学式)NaCl.
(3)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4)为了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完全变质,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将如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该样品,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滤液显红色样品未完全变质
(5)现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8.6g与14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4.4g,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对物质的归类错误的是(  )
A合金生铁、金刚石、黄铜
B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C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D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铁、氟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