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是( )
A. 水氢气+氧气 B. 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C. 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 D.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朝阳2019届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3)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 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氧气体积分数(%) | 30 | 40 | 60 | 70 |
带火星的木条 | 不变 | 稍亮 | 复燃 | 复燃 |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中,推测实验现象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9届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硝酸铝___________ 硫酸铵___________ 氢氧化亚铁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9届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要量取20.0ml盐酸,量取时视线向下 (俯视),则实际量得的体积( )
A. 等于20.0ml B. 小于20.0ml C. 大于20.0ml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9届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中,纯度最高的是( )
A. 河水 B. 海水 C. 自来水 D. 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金属钴(Co)在国防工业中有重要应用。在实验室用硫酸酸浸的方法从钴矿石中提取钴元素,并探究最佳提取条件。
(查阅资料)酸浸时发生如下反应:
① CoO + H2SO4 === CoSO4 + H2O
② 2Co2O3 + 4H2SO4 === 4CoSO4 + O2↑ + 4H2O
③ Co2O3 + 2H2SO4 + Na2SO3 === 2CoSO4 + 2H2O + Na2SO4
反应①~③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
(进行实验)将矿石在一定条件下酸浸4小时,测量钴元素的浸出率。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 | 矿石用量/g | 硫酸用量/g | Na2SO3用量/g | 温度/℃ | 钴元素的浸出率/% |
1 | 85.71 | 12.62 | 0 | 85 | 56.39 |
2 | 85.71 | 6.31 | 0 | 85 | 49.98 |
3 | 85.71 | 6.31 | 0 | 65 | 43.33 |
4 | 85.71 | 6.31 | 0.43 | 65 | 73.95 |
5 | 85.71 | 6.31 | 0.86 | 65 | 74.77 |
(解释与结论)
(1)对比实验1和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欲得出“其他条件不变,Na2SO3用量对钴元素的浸出率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钴元素浸出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工业生产中采用实验__________(填序号) 的提取条件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史实在线—水的组成的发现历程)。
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不可再分。1766年,英国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将金属锌加入到硫酸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他将这种气体叫做“可燃空气”。
同一时期,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在研究这种“可燃空气”。这种气体密度只有空气的1/11。普利斯特里多次将这种猛烈的爆炸当作魔术在当时的欧洲贵族聚会上进行表演,直到某一次爆炸表演结束后,他发现玻璃容器的内壁有白雾。随后通过多次反复实验,确认这种白雾就是水。
1775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不是一种元素,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氧气约占1/5。
1776年,瑞典科学家舍勒加热硝酸钾获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
1781年,卡文迪许改进了原来的实验方案,他用纯净的氧气代替空气,发现“可燃空气”在纯氧中可以安静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他还发现1体积氧气和2体积“可燃空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水,没有别的物质。但卡文迪许未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错误地用两种气体里都含有水这种“元素”,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782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1000多摄氏度高温金属铁管,获得了“可燃空气”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变化可以表示为:铁+水黑色固体+“可燃空气”。由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可燃空气”和氧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1787年,拉瓦锡命名这种“可燃空气”为“氢气”,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
1800年,英国科学家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进行了水的电解实验,获得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拉瓦锡的结论。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空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2)“可燃空气”是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已知1782年拉瓦锡实验中产生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Fe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上述史实,你认为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的实验有________(填序号)。
A.普利斯特里爆炸实验 B.1781年卡文迪许实验
C.1782年拉瓦锡实验 D.1800年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实验
(5)获得的启示:化学上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
(1)硬质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右边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常在装置图的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灯焰处于导管口),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4)通过此实验,我们可认识到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的不同。请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
(5)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北镇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直径小,富含大量有害物质,
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 露天焚烧秸秆 B. 利用太阳能发电 C. 燃油汽车排放尾气 D. 直接用煤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