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某学习小组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空气成分之一: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空气成分之二:氧气,氧气与镁反应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空气成分之三:水蒸气,打磨光亮的镁带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并产生大量气泡;再向沸水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呈现红色,如果将镁带放到水蒸气中,也会发生上述反应,但产生的不是黑色固体.
空气成分之四:氮气、二氧化碳.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获取氮气
(1)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变化,但在实验室里空气不易被液化.
(2)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装置中使用的固体药品均过量),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B.(填字母)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三)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实验二】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CO2与镁发生了置换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是碳.
【探究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CO2反应产生的.

分析 【分析猜想】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常见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实验一】(一)(1)根据题意,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确定利用的是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方法.
(2)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三)根据题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实验二】CO2与镁发生了置换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生成的黑色固体的成分.

解答 解:【分析猜想】空气成分之一: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故填:稀有气体;
【实验一】(一)获取氮气:(1)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方法;故填:物理;
(2)A、硫磺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二氧化硫,尽管水能吸收二氧化硫,但不能全部吸收二氧化硫,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
B、红磷本身是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能得到较纯的氮气;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填:B;
(三)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故填: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实验二】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CO2与镁发生了置换反应,生成物为氧化镁和碳,黑色固体物质是碳.故填:碳.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1)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下列图中微粒共表示三种元素,其中与氯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D(填序号).

(2)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CD.
A.9             B.10              C.11              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臭氧C.澄清石灰水D.新鲜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用相应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镁离子2Mg2+       
(2)三个氢氧根离子3OH-
(3)碳酸钾K2CO3           
(4)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stackrel{+2}{Fe}$O
(5)硫酸铁Fe2(SO43       
(6)三个氮原子3N
(7)2个铝离子2Al3+        
(8)氦气He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Al2O3
(10)5个硫酸根离子5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I.石墨棒;II.铝箔.
【实验】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末不变红,那么猜想Ⅱ不成立.
【结论】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目的是对比试验(或控制变量法).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金属铝与铜活动性顺序是Al大于Cu,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O $\frac{\underline{\;高温\;}}{\;}$Al2O3+3Cu.
【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热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物质形状)影响反应速率(或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地区的河道内发生了镉浓度超标事件.某校科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镐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研讨活动.
查阅资料:①镉(Cd)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②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
③氯化镉能溶于水.氢氧化镉难溶于水.
(1)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镉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铜与银
取适量铜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有银白色固体析出铜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银
实验结论:活动性顺序为镉>铜>银
(2)对镉污染事帮处理方法的讨论.小聪认为可用向受污染河段抛撒过量烧碱固体的方法除去氯化镉,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dCl2+2NaOH=Cd(OH)2↓+2NaCl.小明认为该方案虽然有效,但有缺陷,原因是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受小聪和小明启发,你认为可以用熟石灰(写俗称)代替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学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明同学觉得按照课本实验(图①)不能完全说明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他和小娜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二: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查阅资料与实验准备】
(1)稀硫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将纸条浸泡在紫色石蕊溶液中,晾干后可制得紫色石蕊试纸.
(3)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
【设计与实验】
小明同学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②.
图中b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
a、c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
(1)关闭活塞K,观察到图中试纸a、c都不变色,得出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2)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①试纸b没有明显变化,得出结论:猜想二不正确.
②试纸a、c由紫色变为红色,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水→碳酸(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猜想三正确.
③试纸a首先变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交流与反思】
小娜同学认为,上图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为了完成小娜同学的两个验证实验,请你对上面的实验装置进行简单的改进:具支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支管口放一燃着的木条进行验证二氧化碳是否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液体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都会使水温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以提取许多物质.请你参与下列物质的讨论:
(1)某盐场测得:①海水中含氯化钠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氯化钠约为8%.晒盐最好选择②(填序号)作原料,理由是浓度大,污染小.
(2)晒盐原理说法正确的是B.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B、利用阳光和风力,是水分蒸发出来,析出盐
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
D、日光照射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