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如图归纳出了盐酸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填化学式)Fe2O3(CuO).
(2)根据图1所示物质间关系,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若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B(填序号).
A.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3)实验后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9,该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NaCl.

分析 (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与碱反应,酸能与盐反应,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可解答此题;
(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确定溶液中的溶质.

解答 解:(1)因为我们学过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与碱反应,酸能与盐反应,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又因为氢氧化钠属于碱,碳酸钠属于盐,就少了碱性氧化物反应这种类型,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学过的最常见的碱性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铜等;故答案为:Fe2O3(CuO);
(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PH的变化曲线可知,开始溶液显酸性,故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答案为:NaOH+HCl=NaCl+H2O;B;
(3)溶液的PH=9,说明溶液显碱性即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故该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答案:NaOH;NaCl.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是中考考试的重点,侧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考查系统全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实验室欲用38%的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必须用到的仪器是C; 烧杯(或玻璃棒)..
A.试管    B.托盘天平    C.量筒    D.烧杯(或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快递公司违反国家规定快递有海化学品,因化学品泄露,导致多人伤亡,被称为“夺命快递'“夺命快递”中的化学品是氟乙酸甲酯(化学式为C3H5FO2),是有毒液体,在染料、医药、农药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1)氟乙酸甲酯(C3H5FO2)相对分子质量是92;
(2)氟乙酸甲酯中碳、氢、氟、氧的质量比是36:5:19:32;
(3)有人说这“都是化学惹得祸”,你如何评价?化学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造成事故是因为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等,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室温下,向甲、乙、丙、丁四杯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分别加入上述四种物质,均可使其变浑浊,其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有甲、丙、丁(填实验代号).请写出其中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CaO+H2O═Ca(OH)2
(2)已知加入生石灰后,甲烧杯中温度会升高,待冷却至室温后,甲烧杯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原来相比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将丁烧杯中所得浑浊液体过滤.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上述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那么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B.H2OC.KClO2D.Ca(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铝离子2Al3+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3)使用最广泛的金属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小组拟准确测定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
【实验设计】实验Ⅰ、Ⅱ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操作与分析】
(1)上述两个实验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Ⅰ中,将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不再产生气泡.
(3)实验Ⅱ中,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若缓慢推入稀盐酸,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产生的气体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稀盐酸难以完全推入到烧瓶中或仪器连接处脱落.
【记录与处理】
(4)已知实验Ⅰ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AC.
A.m(小烧杯+剩余盐酸) B.m(大烧杯)    C.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
(5)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12345678910
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
据实验操作和数据,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90.0ml,理由是气体体积不变化.
【反思与评价】
(6)实验Ⅰ的优点是实验操作简单或便于读数,实验Ⅱ的优点是在密闭体系内反应更加环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最近食品专家提出“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因为葡萄皮中含有比葡萄肉和葡萄子中更丰富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具有极强的抗癌能力和软化血管等功效,它的化学式为C14H12O3.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市售紫葡萄皮上常附有一种浅蓝色的斑点,它是为了防止霉菌而喷洒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制成的,则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uSO4=CaSO4+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