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B、铁制成锅
C、煤气燃烧D、水的蒸发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制成锅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的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减少(  )
①酸雨的形成   ②白色污染   ③温室效应   ④烟尘排放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食盐、干冰
B、胆矾、石灰石
C、红磷、烧碱
D、水银、生理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1月27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下列有关反导的研究领域侧重于化学学科的是(  )
A、研制和部署反导拦截的高度
B、探测敌方导弹的运动轨迹
C、勘探反导发射的最佳地区
D、弹体表面耐超温材料的研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5g(1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请分析该同学实际称得药品的质量为(  )
A、10.5gB、10g
C、11gD、9.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请设计实验将它们鉴别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婷同学在学习了“分子”的相关知识后,对“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个结论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决定探究分子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分子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②分子运动快慢与分子的质量有关.
【实验设计与探究】
探究一: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相同体积烧杯,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然后用
 
(填仪器名称)各滴加两滴红墨水,观察现象
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得慢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取相同体积的水,分别倒入两个蒸发皿中,一个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个露置在空气中,观察现象被加热的水
 

 
,而不加热的水几乎无变化
探究二:分子运动快慢与分子的质量有关
【查阅资料】
①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氨气(NH3),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氯化氢气体(HCl);
②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白色小颗粒;
③氯化氢分子质量大于氨气分子质量.
【实验设计与探究】
小婷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图甲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浓氨水与浓盐酸并未接触,但仍然发生了变化,在两棒之间的空间产生了白烟.由此说明了
 

(2)图乙中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接触后也产生大量白烟,且白烟较多较浓的点是C点,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食盐水为例,从不同角度阐述溶液的组成:(1)宏观:
 
;(2)微观:
 
;(3)质量的表示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①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②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③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④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