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与B作用,生成C和D,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常温下B为固体,C为气体,部分生成物可能省去.则下列推断结果符合要求的是(  )
A、A为稀HCl,B为CuO
B、B为K2CO3,C为HCl
C、A为H2O2溶液,D为H2O
D、A为Zn,B为稀H2SO4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与B作用,生成C和D,B在常温下为固体,C在常温下为气体,结合我们所学知识能够满足条件的有:实验室中制取氢气,二氧化碳以及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等气体的制取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A为稀盐酸,B位氧化铜,它们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铜和水,而题干中C为气体,故A错误;
B、B为K2CO3,D为KCl,那么A可以是稀盐酸,因为稀盐酸可以和碳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
C、A为过氧化氢的溶液,D为水,那么根据题意B是固体,所以B可以为二氧化锰,那么生成的C为氧气,是气体满足题意,故C正确;
D、题干中明确指出B为固体,而选项中的B为稀硫酸,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为给定条件,但是没有明确是什么物质的选择题,做这类题目时,就是根据题给的信息逐个来推测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食用下列物质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用工业酒精兑制的白酒
B、用碳酸钡作X射线透视的“钡餐”
C、加碘食盐
D、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调的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
A、1.8g铝粉和1.8g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
C、5.6g铁粉和5.6g锌粉
D、7.8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表示:
(1)二个氢分子
 
,(2)三个碳酸根离子
 
.(3)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95年3月20日,日本东京地铁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沙林”毒气袭击事件,造成12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沙林”毒气的化学式为C4PFO2H10,其式量为(  )
A、95B、140
C、172D、1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液,其pH>7的是(  )
A、稀硫酸B、碳酸钠溶液
C、蒸馏水D、食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不合理的是(  )
项目A.验证CO2密度B.比较硬度C.检验软、硬水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
现象和
结论
向烧杯中倾倒CO2--低的蜡烛先灭,CO2的密度比空气大铜片上有划痕--黄铜的硬度比铜大在清水中加入肥皂水--有大量泡沫产生为软水,否则为硬水将稀盐酸倒入烧杯后--有气泡产生,天平失去平衡,质量不守恒
A、验证CO2密度
B、比较硬度
C、检验软、硬水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合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K、C、Na、O、H、N 六中元素中选择,写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1)食品冷藏保鲜的制冷剂是
 

(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的单质
 

(3)可作复合肥的是
 

(4)生活中常见的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