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步骤1 | 取A、B两袋“暖宝宝”,A袋打开外袋取出内袋;B袋不打开外袋,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 | A袋“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 “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空气接触. |
步骤2 | 一天后,从上述A、B两袋中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 A袋内物质部分溶解,溶液呈黄色(已知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后溶液变黄); B袋内物质部分溶解,产生(1)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 A袋内物质的铁已经转化为(2)铁锈. B袋内该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HCl═FeCl2+H2↑. |
分析 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解答 解: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步骤1 | 取A、B两袋“暖宝宝”,A袋打开外袋取出内袋;B袋不打开外袋,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 | A袋“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 “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空气接触. |
步骤2 | 一天后,从上述A、B两袋中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 A袋内物质部分溶解,溶液呈黄色(已知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后溶液变黄); B袋内物质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 A袋内物质的铁已经转化为铁锈. B袋内该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动车充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
B. | 生活中常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 |
C. | 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 |
D. | 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 |
B. | 除硝酸钾溶液中少量硝酸钡: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后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 |
C. | 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
D. |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苯胺属于有机化合物 | |
B. | 苯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3克 | |
C. | 一个苯胺分子中有13个原子 | |
D. | 苯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7: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镉是人体必需补充的微量元素 | B. | 絮凝沉降离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
C. | 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 D. | 这种污染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