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硫元素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密切,在战国时期,我国的炼丹家们就开始了对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应用.如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流程:

(1)上述A、B、C、D四种物质中,硫元素表现的化合价为零的物质是A.
(2)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SO3
(3)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必要时再到医院治疗.
(4)煤和石油中都含有硫元素,它们燃烧的废气中含有硫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与水及氧气反应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下列各项中,不利于减少酸雨危害的是③.
①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②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③增加燃煤用量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分析 (1)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4)当雨水的PH<5.6时称为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酸雨的知识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

解答 解:(1)单质的化合价为0,故上述A、B、C、D四种物质中,硫元素表现的化合价为零的物质是S.
(2)二氧化硫在加热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SO3
(3)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必要时再到医院治疗.
(4)减少酸雨可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开发新能源,或者工业废气达标后排放,故不利于减少酸雨危害的是:③
故答案为:
(1)A;
(2)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SO3
(3)大量的水冲洗.
(4)③.

点评 题干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进行引题,有时问题不一定很好理解,但是问的问题是围绕教材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所以不要受问题情景影响了答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
(2)将含等质量溶剂的A、B、C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3)若在C晶体中含有少量的A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为了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A.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B.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振荡,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振荡.
(1)实验B的目的是证明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
(2)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3)将上述3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里,静止后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包括酚酞和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

溶质
溶剂
   A 水  B 酒精C苯(一种有机物,有毒)   D汽油
微溶可溶易溶易溶
由下表分析,在家除去衣服上的碘渍最好选用(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没有毒性,可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保护气;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可用来灭火.二氧化碳是农业生产中最好的气体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溶液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则使紫色石蕊溶液呈(  )
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为了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234
1%NaCl溶液(mL)1
1% CuSO4溶液(mL)1
1% Na2SO4溶液(mL)1
蒸馏水(mL)1
pH6.8缓冲液(mL)1111
1%淀粉溶液(mL)111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无色深蓝色浅蓝色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Cu2+;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Cl-
(2)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为对照;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确定Na+和SO42-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是否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HCl或H2SO4,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填“已经”或“没有”)变质.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CaCO3(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该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
①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猜想Ⅱ成立.
②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变为红色.
【反思】①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CO2+2NaOH═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保存氢氧化钠的方法是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仪器或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A,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开酒精灯.
(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正放(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其验满的操作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通过对O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我们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如确定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 ①颜色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②③.
(4)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