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中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20

90

6

5

反应后质量(g)

86

108

22

a

A.表中a的值为10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丁一定是催化剂 D.反应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5: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牟县2018-2019届按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

C.夜晚液化气泄漏开灯检查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莒南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普阅读题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这项“中国理论”、“中国技术” 、“中国装 备”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必将对能源生产和俏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据资料记载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以甲烷为主的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既含水又呈固体,看起来像冰,很容易被点燃。可燃冰形成要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要有甲烷气源,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通过细菌分解后可以产生甲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根据可燃冰形成条件,可采用_____________等方案开采可燃冰(写出一条即可)。

(3)研究表明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可燃冰开采应注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莒南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影视舞台上常利用干冰升华营造云雾燎绕的景象。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变小

B. 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C. 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在鲁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探究实验,他们将剪断的火柴头置于酒精灯灯芯上,点燃酒精灯,意外的发现灯芯上的火柴头居然没烧着!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你随他们一起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1:灯芯与焰心交界处温度低于火柴头的着火点。

猜想2:灯芯与焰心交界处氧气浓度太低,不支持火柴头的燃烧。

猜想3:两者均是影响因素。

(査阅资料)①火柴头主要由KClO3、MnO2、易燃物及粘合剂等组成,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火柴头的着火点约是303.4℃.②火柴头在氧气浓度为12.2%的气体中不能燃烧。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小明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定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的温度 (如图1),得到的数据如下: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温度/℃

236

243

240

(1)小明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2)仅由上表可知,灯芯上火柴头未烧着的原因是______。

(3)请写出火柴头擦燃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资料提供物质)______。联想到火柴燃烧时出现的白烟,小明推测白烟的成分可能是______。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用注射器抽取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的气体,并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下表。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氧气的浓度/%

5.93

5.29

6.53

5.92

(4)根据实验1、2探究内容,可知猜想______正确。

(5)小红测出的几组氧气浓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反思评价)图2是小组同学将火柴头置于装有空气的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并用氧气传感器在容器顶端测量整个过程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那么在______(填“A、B、C、D”)点时火柴头熄灭;请你根据所学推理并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氧气浓度变化的原因。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种药物的化学式为C6H9O6N,下列有关该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191

C.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该药物由22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FeSO4,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

煅烧炉1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有:FeCO3FeO + CO2↑,C +CO22CO

(1)煤粉、H2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重要的能源,煤燃烧主要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氢氧燃料电池可以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X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循环利用X的优点是_______。

(3)下列金属能从FeSO4溶液中置换出Fe的是_______。

aCu bZn cAg

(4)实验室模拟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干燥。

(5)请设计实验证明(NH4)2SO4是铵态氮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_

样品为铵态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

(2)乙实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时,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__。

(3) 丙实验中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时,将铁丝伸入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常用作助燃剂

B.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霓虹灯

D.氦气密度小于空气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探空气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