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在下列反应中,铁的氧化物做氧化剂的是(  )
A.2Fe2O3+3C$\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B.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2Fe3O4
C.Fe2O3+6HCl═3H2O+2FeCl3D.2Fe(OH)3$\frac{\underline{\;\;△\;\;}}{\;}$Fe2O3+3H2O

分析 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化合价降低,还原剂的化合价升高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反应中Fe2O3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所以铁的氧化物(Fe2O3)做氧化剂;
B、反应中Fe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所以铁作为还原剂;
C、反应中Fe的化合价没有变,铁的氧化物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
D、反应中Fe的化合价没有变,铁的氧化物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蜡烛缓慢地燃烧B.食物的腐烂C.酿酒酿醋D.钢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同学设计了利用废旧电池中的锌皮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验证该气体中杂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看到无水硫酸铜变蓝,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除此之外还可能含有的气体杂质的化学式是HCl;
(2)如果用E装置检验该杂质,则E中所放试剂的名称为硝酸银溶液,E应连接在上述装置中BC(填字母)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浙江常山胡柚闻名全国.胡柚适宜生长在PH为5.5~6.5的土壤环境中,对于PH为5.5以下的土壤,经过改良后也可种植.在胡柚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治“胡柚炭疽病”的发生,可适时喷洒农药波尔多液(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液).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某块山地的土壤PH为5.5~4.8,欲种植胡柚,应采取的改良措施是撒适量熟石灰;
(2)从事胡柚种植的果农们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均使用塑料桶或木桶,而不使用铁桶,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硫酸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硫酸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硫酸的实际PH比较偏大(偏大、相等、偏小),通过老师的指正后,小明同学再次对该硫酸进行测定.实验后的硫酸可以用来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1,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随时间(t)发生如图2所示的变化,由此推出温度的改变方式为降温(填“升温”或“降温”).随温度的改变,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减少(填“不变”、“增大”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1)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较大的是氢气;
(2)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选“变小”、“不变”或“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写一条即可)
(2)从A的饱和溶液中得到A的晶体,最好采用降温的方法.
(3)若要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②④  (①降温 ②升温 ③加溶质 ④加水)
(4)在t1时,A和B的溶液各100g,则A和B的溶液中溶质质量① (①可能相等②相等③一定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洗菜水浇花(或洗衣服水拖地、冲厕所或使用节水龙头等).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②④(填序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沉淀       ④煮沸
(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分子数之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