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C.CO和C都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CO2
D.CO和CO2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D

试题分析:A、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故A说法正确;
B、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附着在可燃物的表面上,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所以,二氧化碳能灭火.故B说法正确;
C、CO和C都有可燃性,充分燃烧时与氧气反应的产物都是CO2.故C说法正确;
D、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CO2无毒,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实验室配制100g10%的氯化铵溶液并探究酸碱性强弱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计算:需氯化铵的质量______g,水______mL;
②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铵,用______(选填“50mL”、“100mL”或“2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③溶解:将上述称量好的氯化铵和水放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______.
④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铵中含有水分或其它杂质,则所配制的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⑤测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铵溶液的pH为5,则其为______性.为进一步探究其酸碱性的强弱与溶液的浓度、温度是否有关,采用以下四个步骤研究.请完成第二、第三步实验步骤.(不必写实验中涉及的仪器)
第一步:分别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10%、20%的氯化铵溶液;
第二步:在相同______下;分别测5%、10%、20%的氯化铵溶液的pH;
第三步:______;
第四步:根据测得数据,综合分析得出氯化铵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浓度、温度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用下列药品完成对应的“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B.用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右图)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D.用酒精、紫卷心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图1所示装置中,容器Ⅰ、II体积相同,U形管内左右两侧液面相平,且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将液体同时滴入容器,滴加完毕后关闭旋塞。实验内容及相关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
编号
容器Ⅰ
分液漏斗Ⅰ
容器Ⅱ
分液漏斗Ⅱ
红墨水液面位置
a
二氧化碳
(充满)
10 mL澄清
石灰水
二氧化碳
(充满)
10 mL水
[]左侧液面升高
右侧液面降低
b
二氧化碳
(充满)
10 mL澄清
石灰水
二氧化碳
(充满)
10 mLA溶液
左侧液面降低
右侧液面升高
c
0.65 g锌
15 mL盐酸
0.24g镁
15 mL盐酸
 
实验a中,容器Ⅰ中的现象是________,容器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b中,根据红墨水液面位置,推测A溶液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实验c中,盐酸浓度相同且足量,产生气泡更剧烈的是容器________(填“Ⅰ”或“Ⅱ”);反应结束并恢复至室温后,红墨水液面位置是________。
(2)图2所示装置中,容器III、IV体积相同,其中容器Ⅲ中放有植物油,U形管内左右两端红墨水液面相平。实验时分别向III、IV中加入形状和大小相同的铁片,迅速塞紧橡皮塞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B.两支试管中的铁片均被腐蚀
C.U形管右侧液面降低左侧液面升高
D.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表1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性
            
            
            
表1
(2)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只填字母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表2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放出的热量/kJ
甲烷
2. 75
56

3.67
32
表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硅是金属单质B.“干水”是氧化物
C.“干水”就是“干冰”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5分)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字母,下同)。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2)科学家预言,氢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而水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依据右图
请你写出获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3)含硫煤燃烧排放的SO2会引起“酸雨”现象。为减少大气污染,向煤中掺入生石灰(CaO),在氧气(O2)参与反应和高温的条件下,用来吸收SO2,只生成硫酸钙(Ca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目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已经超出了0.03%,这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人们一方面想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又想对它进行再利用。超临界流体(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CO2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超临界流体,可用作某些物质的溶剂,以替代一些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有机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流体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超临界流体CO2与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化学组成不同
B.超临界流体CO2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不同
C.超临界流体CO2替代有机溶剂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超临界流体CO2的物理性质与二氧化碳气体有所不同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不可能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乙醇(C2H6O)  D.乙醛(C2H4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           关系密切。
(2)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3)写出下图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4)甲、乙、丙都是常见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甲和丙都可以作燃料,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乙能引起“温室效应”,则乙的化学式为            ;甲转化为乙的途径有多种,写出通过置换反应的方式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5)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现用50t含80%氧化铁的赤铁矿石最多能冶炼出
多少吨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

A、C、CO、CO2、H2CO3
B、CO、CO2、C、H2CO3
C、CaO、Ca(OH)2、CaCl2、CaCO3
D、CaCO3、Ca(OH)2、CaCl2、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