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写出A装置中任意两种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若选用高锰酸钾为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选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你认为最理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锥形瓶长颈漏斗(合理即可)D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过氧化氢水+氧气 【解析】 (1)由图示可知,装置中仪器有锥形瓶、长颈漏斗等;故填:锥形瓶、长颈漏斗等;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D;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曲靖市是珠江源头第一市,旅游资源丰富。“五•一”期间小明家去珠江源旅游。

①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小明从珠江源头带回一瓶水,为检验这瓶水的硬度,可向水中加入_____。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③回家后,小明用洗洁精清洗餐县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作用。

(2)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也是第31个中国水周首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请列举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合理即可)_____。

(3)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合理即可)。

②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③t3℃时,将3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④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CaO+H2O=Ca(OH)2肥皂水煮沸乳化一水多用等t2℃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丙>乙>甲80g乙>丙>甲 【解析】 (1)①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②鉴别硬水、软水用肥皂水。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③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珠分散成无数小的液滴,随水流走,因此能去除油污。(2)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随时关闭水龙头、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填空题

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小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进水,其原因是

(3)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然后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1)1/5 4P+5O22P2O5 (2)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3)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 【解析】 试题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P+5O22P2O5 。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进水,其原因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单选题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 可以采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C 【解析】 A、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选项错误;B、“人造空气”含有20%以上的O2,接近空气中氧气含量,故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不会熄灭,选项错误;C、“人造空气”含有20%以上的O2,接近空气中氧气含量,可燃物可以燃烧,故可以采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正确;D、氧气能供给人体呼吸,但含量过高对人体有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2.1 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题型:实验题

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________.

物理变红 【解析】 (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1.2氧气的制取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正确;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1.2氧气的制取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D 【解析】 试题 A.导气管伸入集气瓶中太长,选项错误;B.导气管没有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选项错误;C.导气管伸入试管中太长,应刚露出橡皮塞即可;D.将导气管插入液面以下,使二氧化碳与液体成分接触,选项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右图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A

NaOH

NaCl

NaNO3

B

CuO

CuCl2

Cu(OH)2

C

Na2CO3

CO2

CaCO3

D

H2O2

H2O

O2

A. A B. B C. C D. D

CD 【解析】 根据各组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各组物质间能按转化关系图完全物质间转化的一组;通过列出具体的反应,可以使分析和判断变得直观、简单。 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NaCl,一步反应即完成了物质甲到乙的转化;氢氧化钠与稀硝酸生成NaNO3,一步反应即完成了物质甲到丙的转化;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NaNO3,实现了乙到丙的一步反应的转化;但是NaNO3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3.1.1微粒的性质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

C.变成了新微粒  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

D 【解析】 试题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A、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间有空隙,且微粒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微粒大小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 B、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间有空隙,且微粒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微粒质量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 C、物质的三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