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根据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将仪器a与d连接时,使a 较容易插入d的措施是用水湿润长颈漏斗玻璃管的下端;
(2)图乙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是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12 g.
(3)利用装置丙能进行的实验是A(填写序号).
A.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能溶于水的二氧化碳
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4)图丙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使装置能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图丁中的分液漏斗(填写仪器名称,下同)代替图丙中的长颈漏斗.

分析 (1)根据玻璃仪器与橡皮塞的连接方式,可以确定连接的措施;
(2)根据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
(3)根据丙装置的特点解答;
(4)使用长颈漏斗可以便于添加液体,但是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和液体的用量,因而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分液漏斗由于有一个活塞,可以解决以上的不足.

解答 解:(1)在连接玻璃仪器与橡皮塞时,为了增强润滑性,常常用水润湿,故答案为:用水湿润长颈漏斗的颈,使其更加容易插入到单孔塞中;
(2)根据图示可知:图乙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是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15g-3g=12g;
(3)装置丙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液固常温反应型装置,适用此装置的气体制取药品需是液体和固体,且反应条件是常温,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故答案为:A;
(4)不同的漏斗使用范围不一样,使用长颈漏斗可以便于添加液体,但是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和液体的用量,因而存在一定的不足,要使装置更加完善,可以使用分液漏斗,故答案为:f,长颈漏斗.
答案:
(1)用水湿润长颈漏斗玻璃管的下端;(2)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12;(3)A;(4)分液漏斗.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气体的制取装置,因此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完成此题的关键,另外还考查了浓硫酸的稀释问题,掌握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有助于完成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达尔文C.拉瓦锡D.牛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氯气溶于水部分以Cl2分子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产物中,次氯酸HClO是一种弱酸.氯气溶于水所得溶液称为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颜料的滤纸)放入氯水中,品红试纸褪色.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成套装置图,请填空:

(1)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看,装置甲属于固体-液体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
(2)氯气在装置丁中被收集,其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装置戊中可得到氯水
(3)晓红对“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产生兴趣,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来完成:
【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
猜想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2:氯水中的Cl2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3: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4:氯水中的HClO(填化学式)使品红试纸褪色.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把品红试纸放入水中品红试纸不褪色猜想1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放入干燥的氯气中试纸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
③把品红试纸放入稀盐酸中试纸不褪色猜想3不成立
【结论】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找到了氯水中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
【反思】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改进教材方案.
【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导管与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实验过程】(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湍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可观察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形式弹簧夹,预测活塞移动到12mL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的移动现象为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
【交流与反思】实际实验中,活塞停止的刻度始终大于理论刻度值.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铁锈原理再次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①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少许活性炭、少量氯化钠和水.
②铁锈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Fe2O3
【实验原理】铁生锈消耗氧气和水,生成固体铁锈;氧化钠可以加快铁锈的速率.
【实验过程】
(1)取一个集气瓶,其实际容积是150mL;取一个量筒,内盛有100mL的水.
(2)室温时,先夹紧弹簧夹,将一定量的脱氧剂悬吊在橡皮塞反面,再将橡皮塞旋紧到集气瓶口,将导气管插入量筒水中.2个小时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内的现象液面下降水进入到集气瓶内.
(3)当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且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读出水面在71mL刻度处.
【数据分析】由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3%%.理论上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请你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可能原因是:集气瓶内还有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有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A的名称 ①铁架台;仪器B的作用是②给物质加热
(2)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请将如图装置图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学习小组欲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若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AD,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证明集气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a端(填a或b)进入.
(3)实验室用F装置与B装置相比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率,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亮(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
(5)化学上可通过下述反应得到氨气(提示: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氯化铵(固)+氢氧化钙(固)$\stackrel{加热}{→}$氯化钙+氨气+水
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
选用如图中A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C
(6)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 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 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 I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都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Ⅰ和Ⅲ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 I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则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否(是或否)作催化剂,因为高锰酸钾在反应后的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磨B.品红扩散C.葡萄酿酒D.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得到多种产品B.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
C.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D.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