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近年来我区各盟市陆续建立了许多生态农庄,为广大市民假日游玩提供了新的去处,赏花、观景、摘草莓等极大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增加草莓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就地焚烧农庄中的秸秆可以增加田地肥效
C.花和草莓的香味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观光电瓶车充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已被腐蚀的无色液体(如图)。
将二者混合会产生无色气体。为了确定它们的成分,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探究。
【猜想】甲同学认为无色气体是氧气,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乙同学进行验证,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无色气体是氧气。
实 验 步 骤 | 实 验 现 象 | 实 验 结 论 |
无色气体是氧气。 |
如果实验验证了无色气体是氧气,那么黑色粉末在反应中起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粉末;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略去)。请回答:
(1)A、G的化学式为: ,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2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Cl,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方案:样品(12g)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 。
(2)装置E的作用为
(3)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 (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4)反应结束后,持续通入N2作用为
(5)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了4.4g,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分组实验探究,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面是来自不同小组的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帮他们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小明同学先按右图所示的方法向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的NaOH溶液 ,再加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又按下图的方法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溶液刚好变无色为止。
请指出小 明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向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的NaOH溶液,又加入了一些稀盐酸,突然记起还没有加酚酞,于是加了几滴酚酞,溶液呈无色,他认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向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的NaOH溶液,再加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又按正确方法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直到溶液刚好变无色为止。可是发现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请帮她分析一下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就行)。请帮他们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复方篙甲醚(C16H26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方篙甲醚属于有机物
B.复方篙甲醚由47个原子构成的
C.复方篙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8g
D.复方篙甲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 写出仪器D的名称 (1) 。
② 装置I是固固加热型装置,指出其中的错误 (2) ,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按钮是 (3) (填字母)。
③ 使用装置II制取O2时仪器D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如果要使装置II具有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功能,则需要对装置作的改进是 (6) 。
④ 实验室制取H2、O2、CO2三种气体,可选用装置III来收集的气体有 (7) (填
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利用CO还原氧化铜得到铜,若要充分还原8g氧化铜,实验中氧化铜放在双通管中进行反应(如图)。
试回答: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利用方程式计算理论上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其物质的量又是多少?
②实验后,理论上双通管的质量会减少 (8) g,而实际实验操作中,测得减少的质量往往要比该数值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产耐高温的氧化铝和大量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反应能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