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A、B、C、D、E、F分别是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B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灭火;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人体胃酸中含有F,可帮助消化.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H2O;F物质的化学式为HCl.
(2)D→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3)A→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分析 根据“B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灭火”,则推测B为水;根据“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则推测D为碳酸钠;根据“人体胃酸中含有F,可帮助消化”,则推测F为稀盐酸;结合图框,则推测A、C、E分别为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代入检验.

解答 解:
根据“B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灭火”,则推测B为水;根据“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则推测D为碳酸钠;根据“人体胃酸中含有F,可帮助消化”,则推测F为稀盐酸;结合图框,则推测A、C、E分别为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B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F物质的化学式为 HCl.
(2)D→E反应,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故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3)A→C反应,即氧化钙与水反应,故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故答案为:
(1)H2O; HCl;(2)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均可);(3)CaO+H2O=Ca(OH)2(合理均可).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1)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
【探索发现】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
【分析归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反应的实质:H++OH-═H2O,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的H+和OH-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
②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映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
【分析归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2NaCl+BaSO4↓.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总结规律】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减少.
(2)某同学利用以下几组物质探究硫酸的性质
组合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组合物质 H2SO4
NaOH
H2SO4
CuO 
 H2SO4
Na2CO3
H2SO4
Mg
H2SO4
Ba(NO32
【记录和解释】待几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往溶液中滴加紫色的石蕊溶液,其中组合⑤与另外四组现象不同,请从反应发生的本质角度解释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其余四组是酸中的氢离子参加了反应,组合⑤氢离子没有参加反应.
(3)某兴趣小组用10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它杂质).
①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0.5g.
②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g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MgO+H2SO4=MgSO4+H2O.
③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一密闭容器中,甲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
物     质氧气二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404812
反应后质量(g)待测04529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甲中肯定含碳元素
C.待测等于23
D.参加反应的甲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4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甲、乙、丙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充分反应后,甲、乙质量之和等于丙减少的质量
B.物质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OH-、SO42-、Cu2+B.K+、NO3-、Na+、OH-
C.H+、Ba2+、Cl-、SO42-D.CO32-、K+、C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 NaCl、CaCl2、NaOH、K2CO3、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 24g 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 10g 沉淀和滤 液.向滤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且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固体中一定含 CaCl2、NaOH 和 Na2CO3
B.原固体中一定含 Na2CO3,可能含 K2CO3和 NaCl
C.滤液中一定含 NaCl 和 K2CO3,可能含 NaOH
D.上述实验无法证明原固体中是否含 NaCl、CaCl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
A.
向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
在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一份不加MnO2,一份加MnO2
C.
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D.
向等质量的Mg、Zn中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
B.硝酸铜溶液(硝酸银):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
C.碳酸钙固体(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NaCl溶液(MgSO4):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反应①会放出热量,而反应③能耗大
C.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D.图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中包含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