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是稀盐酸,J是最常见的金属,应是铁;B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I,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I为氨气,B为碱;C通电能分解,则C为水,生成的E和F为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G是红棕色粉末,能由F与铁和水反应生成,则G为氧化铁,F为氧气,E为氢气,氢氧化钙能使氯化铵放出氨气,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B可能是氢氧化钙,D为氯化钙,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是稀盐酸,J是最常见的金属,应是铁;B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I,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I为氨气,B为碱;C通电能分解,则C为水,生成的E和F为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G是红棕色粉末,能由F与铁和水反应生成,则G为氧化铁,F为氧气,E为氢气,氢氧化钙能使氯化铵放出氨气,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B可能是氢氧化钙,D为氯化钙,代入框图,推断合理,推断合理.由此可知:
(1)由上述分析可知,C是水,化学式是:H2O,G为氧化铁,化学式是:Fe2O3,I为氨气,化学式是:NH3.
(2)②是水通电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④是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 NaCl.
(3)反应①是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4)反应③是铁生锈,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刷漆、涂油等.
(5)由于铵态氮肥与碱方城了氨气,利用反应⑤可鉴别 铵态氮肥和钾肥..
故答为:(1)H2O,Fe2O3,NH3;(2)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CaCl2+Na2CO3═CaCO3+2 NaCl;(3)置换反应;(4)刷漆、涂油;(5)铵态氮肥.
点评 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冬天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并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
B. | 刚装修的房屋可以用活性炭除去有害气体如甲醛等 | |
C. | 将二氧化碳充入温室大棚,做气体肥料,提高蔬菜产量 | |
D. | 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且耐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 |
B. | 铝大量用于做导线,是因为铝导电性好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 |
C. |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
D. | 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它升华时吸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甲>乙>丙 | |
B. | t2℃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 | |
C. | 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 |
D. |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OH- | NO3- | CO32- | Cl- | SO42- | |
H+ | - | 溶、挥 | 溶、挥 | 溶、挥 | 溶 |
Na+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Ca2+ | 微 | 溶 | 不 | 溶 | 微 |
Ba2+ | 溶 | 溶 | 不 | 溶 | 不 |
Cu2+ | 不 | 溶 | 不 | 溶 | 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客观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快 | 水分子间有空隙 |
B |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 H2O分子中有H2 |
C |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
D | 氧气能支持燃烧,氢气能燃烧 | 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蒸发食盐水时,先在铁圈上放置蒸发皿,后放酒精灯 | |
B. | 实验室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 |
C. | 用CO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结束时,先停止加热,要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 | |
D. | 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