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图示可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 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4∶1D.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李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_____时,停止滴液,反应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g.
(2)烧碱与稀盐酸的反应类型是_____(基本反应类型)
(3)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写出计算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1)可观察到燃烧现象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2)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
(3)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t3℃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现要提纯丙并得到丙的固体,可以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将甲、乙、丙的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质质量分数可能都不变
B t2℃时,向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 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丙
D t2℃时,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野外采集到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 的石灰石样品,把 100g 稀盐酸分 5 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滴加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稀盐酸的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质量/g | 7.5 | x | 2.5 | 2.0 | 2.0 |
请计算:
(1)表中 x 的数值是________;
(2)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这些样品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向长颈漏斗中加入80℃水,浸没白磷后关闭止水夹,继续加入一定量80℃水,液面不下降;②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向管内推入空气,使白磷露出水面,关闭止水夹。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该实验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_。
(2)白磷燃烧后,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棋盘井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的石灰石矿属优质矿区。现将12.5g粉碎了的石灰石放入锥形瓶(锥形瓶重100g)内,再向锥形瓶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此时锥形瓶及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208.1g。
试计算:
(1)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结果精确的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假日到外地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衣食住行方 面跟化学有关的问题,请你来解答下面的问题:
(1)同学们准备的下列服装主要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_____(填序号)。
A 羊毛衫 B 涤纶连衣裙 C 腈纶运动衣
(2)他们准备的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_____(填序号)。
A 用碳酸钠代替小苏打除去发酵面团中的酸
B 霉变的米粉、花生、面包
C 用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的食品
D 食盐腌制的咸鸭蛋、咸猪肉
(3)他们准备的食谱如下:主食﹣﹣馒头和水;配菜﹣﹣卤香瘦猪肉、油炸花生米。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富含(填一种营养素)_____的食物会 更好。
(4)他们在居住的宾馆房屋内看到一个木炭雕塑,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木炭的_____性。
(5)他们看到几个农民欲将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混用,他们赶忙制止,其原因是_____。
(6)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汽车。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填序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