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A-G是初中化学一至六单元中的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B为无色液体,C、E、F、G为无色气体,G是一种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1)A的化学式为H2O2
(2)F由CO2(填化学式)分子构成.
(3)若D为纯净物,则D→C发生的化学反应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D→C为物理变化,则D可能是空气(填物质名称).
(4)用灼热的氧化铜可以除去F中少量的G.
(5)在自然界植物中,F和物质B通过光合作用变为C.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B是无色液体,A能生成B和C,故A是过氧化氢,B是水,生成的C是氧气,G是一种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故G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F相互转化,故F是二氧化碳,B能生成E和氧气,故E是氢气,D能生成氧气,可能是高锰酸钾或是氯酸钾,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是无色液体,A能生成B和C,故A是过氧化氢,B是水,生成的C是氧气,G是一种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故G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F相互转化,故F是二氧化碳,B能生成E和氧气,故E是氢气,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过氧化氢,故填:;
(2)F是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填:;
(3)若D是纯净物,则D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能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若D→C为物理变化,则D可能是空气,故填: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空气;
(4)要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可以使用灼热的氧化铜,故填:灼热的氧化铜;
(5)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能转化生成氧气,故填:光合作用.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X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其浓溶液见光会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4X $\frac{\underline{\;光照\;}}{\;}$4NO2↑+2H2O+O2↑,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X是氧化物
C.X的稀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X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场景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焰火表演
B.
霓虹灯闪烁
C.
音乐喷泉
D.
气球腾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图1中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1中B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B图中 x=11,该粒子的符号是Na+
(2)图2是钠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中的四位同学对CO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为测定某一批次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其中一瓶和一定量的锌粒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计每步损耗).
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锌粒.
步骤Ⅱ:将I称量所得锌粒转移至烧杯中,加入该盐酸充分反应.
步骤Ⅲ:将II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对剩余锌粒烘干、冷却再称量.
①参加反应的锌粒的物质的量为0.1mol.
②该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丽同学在参观生态农庄时收获很大,发现化学在生态农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小丽同学发现农庄里使用大量材料:①围在鸡舍外面的铁丝网;②猪舍用的混凝土;③家禽家畜食槽使用的铝合金;④覆盖在蔬菜大棚上的塑料膜.
以上材料中属于金属或合金的是①③(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④.
(2)生态农庄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小丽在农庄道旁发现一种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如图1),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太阳能.

(3)生态农庄大量使用沼气做能源,如图是2沼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②关于图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C.生成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深圳梧桐山的地质情况,从梧桐山上选取两块样品D和J,进行如下所示的实验(其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去).请回答:

(1)样品D和J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Fe2O3、CaCO3
(2)上述转化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③.
(3)在物质的分类中,A属于碱;H属于氧化物(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4)为了安全,点燃无色气体E之前要检验纯度.
(5)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日本核泄漏后,国内市民中流传食用加碘盐能防辐射的说法,其实加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食盐中的含量很低,根本就达不到防辐射的作用.碘酸钾中碘的化合价为(  )
A.+1B.-1C.+3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