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至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市召开,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低碳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是
A.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
B. 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C.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 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低碳理念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从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进行考虑。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会减少森林面积,减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增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一章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胆矾的研碎 B. 过氧化氢分解 C. 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D. 电解水
A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胆矾的研碎,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过氧化氢分解、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电解水,都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 物质的溶解过程 单元检测 题型:简答题
“水是生命的载体”,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配制溶液时最常用的________ .
②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
(2)自然水经过处理可直接饮用.其处理步骤可用如图甲表示:
步骤①的作用是 ________.(填字母,下同),步骤③的作用是 ________.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3)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环节.酸雨是由 ________、NO2气体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所形成.A、B、C三个地区雨水的pH如图乙所示,其中 ________地区的雨水是酸雨.
溶剂分子BASO2BC 【解析】 (1)①许多物质可溶解在水中,水是常用的溶剂; 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因此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2)步骤①中活性炭净水时起到吸附杂质的作用;步骤③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与水反应,使得溶液的pH小于5.6,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B、C两地的雨水为酸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简答题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2016年11月份起我国多地被雾霾笼罩,成都市达到重度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系统病人增多,因为雾霾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1)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主要反应有: ①2C+O22CO ②C+H2O
CO+H2③CO+H2O
H2+CO2
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②和反应③中,C和CO均表现出具有________性;此外,反应②和反应③还有的相同点是________(填序号).
A.都属于置换反应
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
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2)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如图:
①除了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外,常见释放CO2的途径还有________,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
②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海水吸收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6XC2H4+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④生物燃料(如酒精)可来源于植物体,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结合如图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化合反应还原BD动植物呼吸引起温室效应CO2+H2O=H2CO3H2C2H5OH+3O22CO2+3H2O节约石油,减少空气污染 【解析】 (1)反应①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反应②和反应③中,C和CO均表现出具有还原性;对于 ②C+H2OCO+H2、③CO+H2OH2+CO2:A、②是置换反应,③不是置换反应,故错误;B、②③中水是氧化剂,都发生了还原反应,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
(2)利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写一点),从燃烧条件分析,加热过程中试管内的棉花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________ (写名称,下同)和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 ________ (填标号);该装置还能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锥形瓶2KMnO4K2MnO4+MnO2+O2↑未待到气泡连续放出时就开始收集气体温度未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BC2H2O22H2O+O2↑ 【解析】 (1)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锥形瓶;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时,因为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实验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原因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因为通常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B.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C. 因为CaCO3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即可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加热
D. 盛满CO2的集气瓶,盖上瓶盖,正放在桌面上
B 【解析】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B、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碍反应的进行,故B错误;C、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所以反应不需要加热,故C正确;D、盛满CO2的集气瓶,盖上瓶盖,正放在桌面上,故D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简答题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它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字母)______ .
A. 带铁圈的铁架台;B.酒精灯;C.漏斗;D.玻璃棒;E.量筒;F.烧杯;G.滤纸
(3)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 .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C.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D.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混合物供给呼吸ACDFGBC 【解析】 (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的氧气可供给人的呼吸; (2)过滤需要使用A、带铁圈的铁架台,C、漏斗,D、玻璃棒,F、烧杯,G、滤纸等,而过滤中不需要进行加热和称量,因此该过程中不需要B、酒精灯,E、量筒; (3)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破坏水中生态环境,不利于防止水污染,故不可行;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B. 同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
C. 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D. 滴瓶上的滴管在滴加完试剂后要清洗干净放回原瓶
C 【解析】 A、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 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同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如较低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较高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NH4NO3固体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右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
B. 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D. 实验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
A 【解析】 A. 具支试管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压强增大,有部分气体进入鼓气球,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所以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以防污染空气,而浓硫酸不与二氧化硫反应,故此选项错误;B. 该实验可通过上下移动粗铜丝使反应发生或停止,此选项正确;C. 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铜和浓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发生,此选项正确;D. 二氧化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