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且形成的溶液为无色的是(  )
A.(NH42SO4、NaNO3、KCl、B.K2SO4、KNO3、KMnO4
C.Na2SO4、NaCl、Na2CO3D.CaCl2、NaNO3、KOH

分析 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 解: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四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四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KMnO4溶于水呈红色,故选项错误.
C、Na2CO3在酸性溶液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KOH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B.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C.霉变红薯、花生蒸煮后还可继续食用
D.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乙醇、碳酸钙也是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A~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CO2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美国权威《科学》杂志评出2004年人类的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这一科技突破与下列关于水的说法联系最密切的是(  )
A.生命的孕育与维系需要水B..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D..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水稻出现倒伏现象可能缺少以下哪种化肥(  )
A.NH4NO3B.K2CO3C.Ca3(PO42D.NH4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气体,并且有毒;B为红棕色固体,俗称赤铁矿;E为浅绿色溶液,G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J为氢氧化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请完成下列各小题:
(1)G的化学式为CaCO3;指出D的一种用途灭火.
(2)A+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F+I→G+J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鼓起
②…无明显现象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④向外拉注射器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体鼓起的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气球鼓起.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向外拉注射器3 (或充分振荡),其目的是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H2O+CaCO3↓.
(4)本实验的结论是CO2能和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铁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Fe+CuSO4=FeSO4+Cu.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B(选填序号).
A.合金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某品牌的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二)铁锈成分的探究
(1)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C(选填序号).

(2)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Fe$\stackrel{O_{2}、H_{2}O}{→}$Fe(OH)2$\stackrel{O_{2}、H_{2}O}{→}$Fe(OH)3$\stackrel{风吹日晒}{→}$Fe2O3•xH2O
次要过程为:Fe$\stackrel{H_{2}、O_{2}、CO_{2}}{→}$FeCO3
写出 Fe→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3)铁锈组分的确定:某铁锈成分为Fe2O3•xH2O和FeCO3.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2.5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①Fe2O3•xH2O失去结晶水温度为110℃,FeCO3在282℃分解为FeO和CO2.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A中的反应为:H2C2O4(草酸)$→_{△}^{浓硫酸}$CO↑+CO2↑+H2O.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c(选填序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
(3)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1.1g.则样品中FeCO3的质量m(FeCO3)=5.8g,x=2.
(4)若缺少G装置,测得的m(FeCO3)偏大(选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x的值会偏大.
(三)炼铁过程的探究
(1)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主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 $\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阅资料】用CO还原Fe2O3炼铁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3Fe2O3+CO $\frac{\underline{\;500~600℃\;}}{\;}$ 2Fe3O4+CO2
阶段2:Fe3O4+CO$\frac{\underline{\;600~700℃\;}}{\;}$3FeO+CO2
阶段3:FeO+CO$\frac{\underline{\;>700℃\;}}{\;}$ Fe+CO2
(2)将上述300℃热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分阶段升温,进行CO还原铁的氧化物炼铁过程的探究.加热时测定D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M点对应的a=3.6,b=1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是同学们运甩对比的方法探究碱的性质.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1)由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要密封保存.
(2)实验三中可观察到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A>B>C,A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对比A瓶与C(选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