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根据17题中的仪器往常下列填空:
(1)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B(填字母,下同),需垫石棉网加热的是A,C的主要用途是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2)从广口瓶中取出碳酸钠粉末需要用F;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CE.

分析 根据常用实验仪器的用途来回答.

解答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故答案选B;能间接加热,也就是垫石棉网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故答案选A;集气瓶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2)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所以正确答案选F.
(3)用排水法需要用集气瓶和水槽,所以正确答案选CE.
答案:(1)B;A;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2)F; (3)CE

点评 这是基础实验题目,涉及到常见化学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气体的使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3,它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对于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个数必为奇数B.氢原子个数必为奇数
C.氮原子个数必为偶数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增大,是因为受热时分子的体积增大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表温度
 温度(℃) 0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g/100g水) 13.3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g/100g水) 35.736 36.6 37.3 38.4 39.8 
 氢氧化钙(g/100g水) 0.173 0.165 0.121 0.116 0.094 0.076
(1)这三种物质的溶解性分别属于哪种情况?为什么?氯化钠、硝酸钾属于易溶物质,氢氧化钙属于微溶物质
(2)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和温度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是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是而减小
(3)能否把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趋势画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不同意(“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计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分子3N2(2)4个硫酸根离子4SO42-
(3)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4)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C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冷凝水蒸气或冷却等
(2)实验结论:双氧水没有失效.
【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实验原理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或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
②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mL“双氧水”;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④对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3)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是9.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比较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Al3+(填离子符号).
(2)在第二周期中,元素原子结构最稳定的是氖(填元素名称).
(3)在第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电子层数.
(4)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元素中,与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填字母).
A.He               B.Mg               C.Si               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