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图1是实验室制备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可用的发生装置有:BCDEF(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2)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若二氧化碳过量,二氧化碳又会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由此可以推出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4)图2是小科完成CO2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D(选填图2字母序号).正确的操作应该改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5)如图3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定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选填字母)
A.将胶塞的约二分之一旋进试管口
B.试管内压强大于试管外大气压强
C.有可能会出现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的现象
D.旋紧胶塞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同时也促进了石灰水充分吸收CO2
(6)已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4所示)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选填字母)
A.c→b→c→d
B.b→a→c→d
C.c→d→a→b
D.d→c→b→a
(7)若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如图5所示,①打开止水夹,若发现稀盐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石灰石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盐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是C(选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分析 (1)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E或F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倾倒液体,制取并收集气体,二氧化碳验满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6)根据饱和碳酸氢钠可以吸收氯化氢,浓硫酸有吸水性,洗气应该长进短出进行分析;
(7)根据加入的物质不能和盐酸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 解:(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的反应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可用的发生装置有:BCDEF;
(2)装置E或F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二氧化碳过量,二氧化碳又会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由此可以推出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4)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着手心,故正确;
C、制取气体时,导管应该伸入集气瓶底部,故正确;
D、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该放在集气瓶口,故错误;
故选:D;
(5)A.将胶塞的约二分之一旋进试管口,故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试管内压强小于试管外大气压强,故错误;
C.二氧化碳过量时,也可能会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有可能会出现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的现象,故正确;
D.旋紧胶塞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同时也促进了石灰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选:ACD;
(6)饱和碳酸氢钠可以吸收氯化氢,浓硫酸有吸水性,洗气应该长进短出,所以除杂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d→a→b,故选:C;
(7)加入的物质不能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也会与盐酸反应,故选:C.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CO2↑+H2O,BCDEF;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CO2+Ca(OH)2═CaCO3↓+H2O,反应物的量;
(4)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5)ACD;
(6)C;
(7)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研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如下做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物质能同时存在一瓶水溶液中,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Na2CO3、NaClB.KCl、Fe(NO33C.H2SO4、BaCl2D.KNO3、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海水是名副其实的液体矿藏,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如图为海水中溶解的盐分表.海水还是陆地上淡水的来源和气候的调节器,世界海上每年蒸发的淡水有450万立方公里,其中90%通过降雨返回海洋,10%变为雨雪落在大地上,然后顺河流又返回海洋.海水淡化技术正在发展成为产业.有人预计,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解决水荒的最后途径很可能是对海水的淡化.
(1)海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蒸发一定量海水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NaCl.(用化学符号表示).
(3)从雨雪的形成过程分析,雨水属于软水(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4)下列有关海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B、海水淡化将可能解决淡水危机
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D、海水在调节陆地气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E、直接饮用海水可摄入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2FeO4)固体也能用于制取氧气,原理如下:
方法一:4K2FeO4$\frac{\underline{\;\;△\;\;}}{\;}$2Fe2O3+4K2O+3O2
方法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
某同学想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名称是长颈漏斗;
(2)该同学选择方法二(填“一”或“二”)作为实验方案.实验时液面应位于Y(填“X”或“Y”或“Z”)处.气体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3)写出用该套装置制取另一种气体的方程式CaCO3+2HCl=CaC1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且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和D,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检査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可借助图中的其他装置)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该装置试管口略朝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某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探究实验:

(1)实验甲在反应中加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2)取实验乙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加Na2CO3溶液,其pH变化如图丁所示.用试纸测定溶液pH的过程中,“用玻璃棒将溶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图丁中d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Na2C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我国化学家侯徳榜的“联合制碱法”工艺简洁效率高.其主要反应如下:
①NH3+H2O+CO2═NH4HCO3
②NaCl(饱和)+NH4HCO3═NH4C1+NaHCO3
③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③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③反应后的H2O和CO2可以被循环使用
D.反应结束后,只得到一种产物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
向试管中滴加溶液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实验室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