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B.高炉炼铁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炼得纯铁
C.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高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抗腐蚀性能也更好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在桌上燃烧起来,简单合理的扑救措施是( )
A.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用泥沙扑灭 C. 用是湿抹布扑灭 D. 用水冲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目前年开采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2)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主要有:(用对应字母填空)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①用作保险丝的武德合金属于_______
②高铁座椅上用到的涤纶属于_______
(3)合成纤维广泛用于衣服制造,羊毛、麻也常用于衣服制造。区别这三种面料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AgNO3、BaCl2、Na2CO3、HCl B.Na2SO4、Na2CO3、NaCl、BaCl2
C.Na2SO4、NaNO3、H2SO4、BaCl2 D.FeCl3、NaCl、NaOH、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卧龙中学、肖港中学等)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化学式为H2C2O4)与碳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受热的条件下草酸也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物质,遇水变成蓝色硫酸铜晶体。化学方程式为:CuSO4(白色粉末)+5H2O = CuSO4·5H2O(蓝色晶体)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提出猜想)生成的氧化物中有H2O、CO2和CO。
(实验探究)小亮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
(1)观察到A中_____ ,证明生成物中有水。
(2)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物中有_________。
(3)D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交流讨论)小军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 。
(实验结论)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卧龙中学、肖港中学等)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用语 | B.物质的鉴别 |
① ②Mg2+:“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①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 ②氧气与二氧化碳:闻气味 |
C.化学与环境 | D.生活常识 |
①减少水污染: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②减少空气污染:使用清洁能源 | 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②软化硬水: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反应物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五四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
C. 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 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