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
(3)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提示:水参加了反应)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S+O2SO2 2H2O2H2↑+O2↑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 2Al+2H2O+2NaOH===2NaAlO2+3H2↑
【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5)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从H、O、S、C、Mg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合的元素,按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硫酸根离子:____。(2)2个氢原子:____。
(3)写出氧化镁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B____、C____、D____。
(2)画出B原子和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原子____;C离子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b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结束后,先从水中撤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3)在收集气体时常常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请回答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什么?若用E装置采用排出水法收集氧气,请回答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糖溶于水证明分子的性质 B. 鸡蛋放入醋中变成软壳蛋
C. 用水、白糖、柠檬酸、纯碱制汽水 D. 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是进行各种化学定量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称取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B.称取指定质量的药品时,应先加药品,后加砝码并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称量时观察到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时,可认为天平已平衡
D.使用完后应在天平托盘架下套上橡胶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 、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破坏环境.
(3)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向滤出的金属中另加入稀盐酸溶液,无气泡生成,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
A. Zn(NO3)2、Fe(NO3)2 B. Fe(NO3)2、Cu(NO3)2、Zn(NO3)2
C. Cu(NO3)2、Zn(NO3)2 D. Cu(NO3)2、Fe(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