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2)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AD(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3)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
析出固体M的质置/g002.04.5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65℃时,该溶液是无法判断(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
②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有BCD(填字母序号)
A.升温 B.降温 C.加固体M D.恒温蒸发水
(4)某些地方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等可溶性盐.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CO2↑+H2O
(5)如图2所示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
NaOH、CaO(写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分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过过滤、吸附等方法不能除去可溶性的物质;
(2)造成水污染的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据此分析解答.
(3)
①饱和溶液比较明确的表象是溶质与溶液共存,65℃无晶体析出,因此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②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加入溶质和改变温度等三种方式完成;
(4)根据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5)根据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增大;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灰水的温度升高综合分析.

解答 解:(1)将浑浊的河水通过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2)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不会造成大气污染,也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D符合题意.
(3)①饱和溶液比较明确的表象是溶质与溶液共存,温度降到65℃时无晶体析出,因此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②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加入溶质的方法完成,观察图表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也可采用降温的方法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无法判断;BCD;
(4)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水和二氧化碳,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CO2↑+H2O;
(5)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溶液的温度升高,因此加入的物质应该是溶于水的放热变化,使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a端液面会下降,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小,故符合条件的可以是氧化钙、氢氧化钠固体;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  结论是:X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故答案为:NaOH 和CaO;X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答案:
(1)混合物;吸附.
(2)AD;      
(3)无法判断;BCD;  
(4)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CO2↑+H2O
(5)NaOH 和CaO;X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的相关知识,因此,同学们要注重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能灵活应用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同时生成水,在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通过分液漏斗玻璃活塞的“开”与“关”,可随时向锥形瓶中添加双氧水).
(1)试写出该反应得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2)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什么气体?请举一例.用大理石或石灰与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3)如果在实验室中用此方法代替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简述其优点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1)反应不需要加热(2)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对环境没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元素化合价为+2价的A、B两种金属.取等质量的大小形状相同的A、B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从图示说明的函数关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与酸反应速率:A<B,相对原子质量A<B
B.与酸反应速率:A<B,相对原子质量A>B
C.与酸反应速率:A>B,相对原子质量 A>B
D.与酸反应速率:A>B,相对原子质量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C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图乙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塑料瓶瘪掉,B现象为熟鸡蛋被吸入瓶,C现象为气球膨胀变大.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A、B、C(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水吸收了.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稀盐酸,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第二组同学滴加CaCl2溶液,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就不存在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C.硝酸铵加入水中溶解,溶液温度明显下降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烟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实验室一些常见仪器装置,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如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铁架台.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装置AC或AE(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固体药品是大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周后,观察到铁丝表面生锈,烧杯中导管内液体上升,请解释液面上升的原因: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消耗氧气,导致烧瓶内的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沿导管上升;打开K后,观察到铁锈消失,过一会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8
D.甲和丁一定属于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