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在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的作用、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来考虑本题;(2)根据pH试纸的用法考虑;(3)需要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不变,反应后需根据氧化铜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的性质先将其分离,得到纯净干燥的氧化铜,再进行称量;(4)通过对比实验才能知道到底是否加快了反应速度.
解答 解:(1)胆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制成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胆矾固体溶解速度;在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氧化铜固体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均匀也需要玻璃棒的搅拌,所以选择①②③④;
(2)pH试纸的用法: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呈现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数值即可;
(3)由于需要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不变,反应后先将氧化铜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加水溶解,进行过滤,得到的氧化铜上有氯化钾溶液,进行洗涤干燥,再进行称量即可;
(4)通过对比实验才能说明氧化铜的确加快了氯酸钾的反应速度,另取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固体,不加氧化铜直接加热,对比放出氧气的速率快慢,现象很明显.
故答案为:(1)①②③④;(2)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呈现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3)cadbe;(4)另取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固体,不加氧化铜直接加热,对比放出氧气的速率快慢.
点评 将不溶于液体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是过滤,由于氧化铜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所以用过滤法分离两种物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将t1℃时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大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B. |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甲等于乙 | |
C. | 若将t3℃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时,甲、乙两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 | |
D. |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③⑤⑥ | B. | ①③⑤⑥ | C. | ①③④⑥ | D. | ①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溶液的温度/℃ | 50 | 40 | 30 | 20 |
析出固体的质量/g | 0 | 0 | 2.0 | 8.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合反应 | B. | 分解反应 | C. | 置换反应 | D. | 复分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