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量取浓硫酸
B. 稀释浓硫酸
C. 装生锈铁钉
D. 倾倒稀硫酸
【答案】B
【解析】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装铁钉,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烧杯口与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装铁钉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家里找来矿泉水瓶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提出问题】CO2能与水反应吗?
【实验】甲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打开瓶塞,迅速将烧杯中的水倒入瓶中并拧紧瓶塞,振荡,一会后发现 . 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
(2)【反思】乙认为甲的实验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乙的理由是: .
(3)【补充实验】取少量甲实验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乙同学认为这可以说明CO2能与水反应(提示:石蕊是一种遇酸变红的紫色液体).
你认为乙同学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通过证明 (填序号).
A.反应物被消耗
B.有新物质生成
(4)【反思】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也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理由是 .
(5)【再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CO2能与水反应.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向干燥的紫色小花上喷水 | 小花仍为紫色 | |
②把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小花仍为紫色 | |
③把实验①后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小花由紫色变红色 |
【结论】CO2能与水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决定元素种类和化学性质的分别是( )
A.核内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核外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家里找来矿泉水瓶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提出问题】CO2能与水反应吗?
【实验】甲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打开瓶塞,迅速将烧杯中的水倒入瓶中并拧紧瓶塞,振荡,一会后发现 . 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
(2)【反思】乙认为甲的实验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乙的理由是: .
(3)【补充实验】取少量甲实验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乙同学认为这可以说明CO2能与水反应(提示:石蕊是一种遇酸变红的紫色液体).
你认为乙同学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通过证明 (填序号).
A.反应物被消耗
B.有新物质生成
(4)【反思】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也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理由是 .
(5)【再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CO2能与水反应.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向干燥的紫色小花上喷水 | 小花仍为紫色 | |
②把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小花仍为紫色 | |
③把实验①后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小花由紫色变红色 |
【结论】CO2能与水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化学密不可分.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②用于建筑材料的盐;
③制作“叶脉书签”的碱;④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2)2017 年 5 月 5 日,C919 大飞机首飞成功,实现了我国航空业的百年突破. ①图中标示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②飞机使用的燃料航空煤油提炼自石油,石油属于(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③机身蒙皮使用的是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铝锂合金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填字母).
A.密度大B.硬度大C.抗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该反应的实质是结合生产沉淀.
(3)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另一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之一为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