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带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C,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Na2CO3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查阅资料】:1.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2.Na2CO3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现提供如下试剂: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震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
红色
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2步骤一: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震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物质
Na2CO3
步骤二: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C+2Na2CO3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写出一条即可)

分析 根据题干中信息可知,钠与二氧化碳中发生了反应生成一种黑色物质和一种白色物质;其中由于反应物含有钠元素、碳元素、氧元素,那么生成的物质也必须是含有这几种元素,那么黑色固体物质只能是炭.根据化学中质量守恒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白色物质决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根据氢氧化钠、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可知,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炭.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进行猜想】根据所学过的黑色物质:炭、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生铁和氧化铜中可以推测出应该是炭,若其他物质都违背化学反应的事实,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Na2CO3或Na2O与Na2CO3;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故白色物质不是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由于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由溶液的变色可知,白色粉末可能为Na2O或Na2CO3或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根据碳酸钠能与氯化钙起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钙反应,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白色粉末是碳酸钠.所以,填表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步骤一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可能是Na2
步骤二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白色物质为Na2CO3
②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反思评价】Na2O+H2O=2NaOH,生成的氢氧化钠呈碱性,但由于Na2CO3 溶液也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故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
【评价反思】由于氯化钡(或硝酸钡等)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也可以排除氧化钠的存在情况,也可以选用BaCl2试液.
【得出结论】由上述分析可知,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了碳酸钠和和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C+2Na2CO3.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O2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金属Na与CO2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等.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O2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金属Na与CO2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进行猜想】C;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步骤一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可能是Na2
步骤二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白色物质为Na2CO3
②过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反思评价】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
【评价反思】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C+2Na2CO3.①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②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等(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解答这种综合性强的探究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准确的出发点定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有A、B、C、D、E五种物质,它们由氢、碳、氧、钠、氯、钙中部分元素组成.其中,C、E由两种元素组成,A、B、D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其中,紫色石蕊溶液遇C溶液变红,C溶液与A、B反应时均产生无色气体.A溶液与D溶液、E溶液反应时均产生白色沉淀,且反应类型相同.

(1)A溶液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A溶液一定呈碱性(填“酸”或“中”或“碱”).
(2)A溶液与D溶液反应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CaCO3,D的常见用途有改良酸性土壤(写出一条即可).
(3)C溶液与B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在A溶液与D溶液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C溶液,测得反应后的溶液pH<7,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HCl、NaCl、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硝酸钾和氣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t℃时,硝酸钾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氯化钾溶液的浓度
C.把60℃时硝酸钾溶液降温至30℃,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D.60℃时,把50 g上述物质分别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一定大于氯化钾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是(  )
A.(NH42SO4B.(NH42HPO4C.NH4NO2D.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台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金刚石和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物质
B.CO具有还原性,能将CuO还原成Cu
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则属于无机物
D.CO与CO2均有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Mg(OH)2MgCO3
溶解性难溶于水微溶于水
热稳定性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什么气体呢?
猜想实验方法现象结论
二氧化碳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猜想①不成立
氧气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无明显现象猜想②不成立
氢气第一步,点燃产生的气体;
第二步,在火焰上罩内壁涂有石灰水  的烧杯.
气体能被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无现象;猜想③成立
甲烷
实验探究二: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明根据资料分析认为白色不溶物可能是:
猜想A:Mg(OH)2;猜想B:MgCO3;猜想C:Mg(OH)2和MgCO3
【进行实验】

(1)定性测定白色不溶物的组成:由实验Ⅰ可推断猜想A不成立,则实验Ⅰ方案为:向白色不溶物样品中滴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则证明有碳酸镁存在;
(2)定量测定白色不溶物的组成:
①实验Ⅱ: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若盐酸浓度为10%,则所用盐酸的质量至少是19.6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称量“干燥的晶体”质量为 2.85g,由此可推断猜想C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试管,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若要用2图装置甲检验CO2,在甲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澄清的石灰水.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装置乙先在左边烧杯中放一个用空气冲胀的气球,制取一瓶二氧化碳缓慢倒入左边烧杯后,出现右边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化学实验室常用甲酸(一种液态物质,化学式为HCOOH)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HCOOH$\frac{\underline{\;H_{2}SO_{4}\;}}{△}$CO↑+H2O,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选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符号“Al3+”的名称是铝离子;
(2)“负二价的氧”的符号是$\stackrel{-2}{O}$
(3)硝酸铵中的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4+
(4)若“”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H2(填化学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Cu”符号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一个铜原子,铜能抽成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如图3所示,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stackrel{一定条件}{=}$4N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