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步骤1 | | 1号:钠在溶液中游动较少,发出嘶嘶声和持续的火光,最后消失,生成灰蓝色絮状沉淀. 2号:钠在溶液中几乎不游动,聚集在一起,发出嘶嘶声和持续的火光,最后发出啪的较大响声,然后消失,生成大量灰蓝色片状沉淀. |
步骤2 | 分别向1号、2号所得灰蓝色沉淀上加入等体积20%的盐酸 | 1号:沉淀完全消失,得到浅绿色溶液. 2号:沉淀完全消失,得到深绿色溶液. |
分析 (1)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分析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分析解答.
(2)根据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解答;
(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分析解答;
(4)根据氢氧化铜、氧化铜都与盐酸反应解答;
(5)根据实验二中的水少,有利于钠置换出铜解答.
解答 解:(1)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答案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2)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步骤2中灰蓝色沉淀消失后生成的物质是CuCl2、H2O;
(3)各将一小块金属钠分别放入10mL10%硫酸铜溶液和10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中,都生成大量灰蓝色片状沉淀,没有铜生成,说明没有得到红色铜的原因与
所用硫酸铜溶液的浓度过小无关,实验一结果表明,猜想与假设不成立,依据是用浓的CuSO4溶液,也未得到红色固体(或铜);
(4)将饱和CuSO4溶液滴加在一小块钠上至钠完全反应,观察到表面生成灰黑色固体,周围有大量蓝色糊状物.同学们加入了试剂X将灰黑色和蓝色固体除去,看到有金属光泽的红色物质.则试剂X为20%的盐酸;
(5)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中得到红色铜的原因是实验二中的水少,有利于钠置换出铜或者试剂的加入顺序不同.
答案:
(1)2NaOH+CuSO4═Cu(OH)2↓+Na2SO4
(2)CuCl2、H2O;
(3)不成立; 用浓的CuSO4溶液,也未得到红色固体(或铜);
(4)20% 盐酸
(5)实验二中的水少,有利于钠置换出铜.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及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只要熟练掌握碱的性质不难解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
B.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
C.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
D. | 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⑥ | B. | ①②④⑥ | C. | ②③④⑤ | D. | ①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 B. |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可能为H2 | ||
C. | 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 D. | 反应后分子的个数增加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B. |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 |
C. | 取等质量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丙 | |
D. |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与CO2 | |
B. | 用消石灰鉴别氯化铵固体与氯化钠固体 | |
C. | 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烧碱溶液与纯碱溶液 | |
D. | 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氯化钙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