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MgO和Mg(OH)2固体混合粉末24g,其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与两种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加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 21.16% B. 12.27% C. 17.75% D. 10.18%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新塘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指的是( )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分,原子不可分 B.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相对于整个原子而言,原子核体积小、质量轻 D. Na和Na+属于同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冰水共存物 B. 洁净的空气 C. 液态氧 D. 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铁的广泛应用

(1)钢铁属于 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如图为生活中常见“暖贴”的部分标签.暖贴可以贴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行发热,用于取暖或热敷.使用时空气进入暖贴,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与暖贴中的_____发生反应而使暖贴放热.使用后,发现暖贴内有的物质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二)铁化学性质的探究

将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滤液可能是无色

B.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C.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三)炼铁过程的探究

(1)在化学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

①在装置B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选填“通CO”或“加热”);

②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料是赤铁矿、焦炭、空气和____;

(2)某铁矿粉,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FeXOy),一学生利用上图实验作进一步分析,过程及数据如下。(注:铁矿粉中杂质不参与下列过程中的反应)

ⅰ.取29g该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将反应后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烧碱溶液增重17.6g

ⅱ.将上述加热后的固体取出后,再向固体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产生气体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计算该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中,x、y的最简整数比x︰y=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丙的化学式为H2O B. 甲和丁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丁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 D.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做法都蕴含化学知识的运用。其中,运用不正确的是

A. 用烧灼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B. 适当补充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C. 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用含有小苏打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已知:镁 + 氧气氧化镁(固体),镁 + 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