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推理法是总结化学学习规律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酸溶液
C.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分析 A.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B.运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 解: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错误;
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溶液可使石蕊变红,但是盐溶液,故正确;
C.虽然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结构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中的常用的思维方法--推理,属于易错题型,推理法是重要的思维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领域,要细心,符合事实、规律,不要盲目推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维生素A的化学名为视黄醇,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维生素A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
C.维生素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51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液体,A、B、D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
(1)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氧化物,且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写出B转化成A的化学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甲、乙也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甲分解得到乙和D,写出甲生成乙和D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甲与乙与D的质量比为17:9:8.
(3)液体丙有两种元素组成,液体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生成一层白膜,需添加丙才能洗去.写出用丙除去白膜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在用丙洗去“白膜”的过程中除看到白色难溶物逐渐消失还会看到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现在安装的“直饮水”机,是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的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吸附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混合物(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在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是(填写化学式)Cu、Zn.
(3)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份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frac{\underline{\;\;△\;\;}}{\;}$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H2O;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是阻燃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纯碱是化学工业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
反应原理:NaCl+H2O+NH3+CO2═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已知: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某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工业流程来制备纯碱,实验装置、所需实验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1)搭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中间的烧瓶中加入20mL饱和食盐水,并将其浸入冰水中; D中加入足量生石灰固体,E中加入足量浓氨水,利用该方法制取氨气的原理是氧化钙溶于水放热,降低氨气的溶解度(写一点即可),根据该原理,生石灰也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代替;B中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A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可分多次加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H2SO4═CaSO4+H2O+CO2↑,选择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的理由是盐酸易挥发                                                      
(3)制备NaHCO3:先打开弹簧夹K2(填K1或K2),使对应一侧烧瓶中生成的气体进入饱和食盐水,大约20分钟左右时,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使其一侧的烧瓶中生成的气体进入饱和食盐水,大约5分钟即有浑浊出现,约15分钟出现大量白色固体.这种气体通入先后顺序的目的是先通入氨气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在该实验过程中,中间的烧瓶浸入冰水中的目的:吸收更多的气体,降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4)制备纯碱:欲得到纯碱,上述实验结束后,将固体过滤、洗涤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若将制得的纯碱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并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0.88g,则步骤(3)中制得的NaHCO3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填“物理”或“化学”)差异很大,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C;
A、Na2CO3和H2SO4  B、CuSO4和NaOH C、HCl和NaOH  D、H2SO4和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操作方法
AFe(Cu)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CaO 粉末(CaCO3 粉末)高温煅烧
CNaOH 溶液(Ca(OH)2 溶液)通入 CO2 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NaCl 溶液(CuSO4 溶液)通入过量 Ba(OH)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表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甲、乙试管分别盛有20℃时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温度(℃)1020406080
氢氧化钙的质量(温度)0.1730.1650.1210.1200.095
硝酸钾的质量13.331.663.9110169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蔗糖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