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考前冲刺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Fe2O3(Fe) | 盐酸 |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
B | CO(CO2) | KOH溶液、浓硫酸 | 洗气、干燥 |
C | CaO(CaCO3) | 水 | 过滤、烘干 |
D | NaCl(Na2CO3) | 适量Ca(NO3)2溶液 | 溶解、蒸发、结晶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过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经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③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空气更清新”需要检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检测项目的有_____(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
(1)装置A具体的实验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开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套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说出该错误可能导致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
B. 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 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一氧化碳也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一“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水洗糯米 B. 刀切肉块 C. 粽叶包粽 D. 烧火煮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统一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 导电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D. 抗腐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贵定县旧治农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学期第二次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浓硫酸 D. 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