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化学反应中肯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和一种单质分子经过重新组合得到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分子的过程,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及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进行分析.
解答:解:A、该反应是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说法正确;
B、从图示看出,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经过反应后变成了化合物的分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出现了改变,故说法正确;
C、从图示看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D、从图示看出,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产物中都是化合物,故说法错误;
故选项为:D.
点评:本题是有关微观模型考查题,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结合单质、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解决此题目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写出下列文字表达式,在后面横线中注明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加热固体混合物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
 
,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2)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要区分下列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O2和N2--能否供给呼吸
B、MgO和P2O5--观察颜色
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H2和CO2--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反应后
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g12g157.6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写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实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资受到污染.灾区人民面临饮用清洁用水困难.你作为志愿者,怎样江污水变为清洁用水?(请简要其净水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刀划玻璃
B、
     风力发电
C、
     太阳能取暖
D、
     铁矿石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9g CuO、Cu(OH)2的固体混合物,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形成不饱和溶液,则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为(  )
A、8gB、6.4g
C、3.2gD、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