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2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克,求:
(1)生成H2的体积(氢气的密度为0.09g/L).
(2)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进而求体积;
(2)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该合金中锌的质量,进而求出锌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产生氢气的质量=20g+50g-69.8g=0.2g,体积为:$\frac{0.2g}{0.09g/L}$=2.22L;
答:生成H2的体积为2.22L;
(2)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2g
$\frac{65}{2}=\frac{x}{0.2g}$
x=6.5g
则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frac{6.5g}{20g}×100%$=32.5%
答: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认识,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地球上已探明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从人类目前利用这些能源的消耗速度估算,石油和天然气不过几十年,煤不过一百年就会消耗尽.因此,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显得十分迫切.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下列(1)--(6)是某化学小组的学生查阅资料归纳的工业上制取氢气的方法,其中包括正在研发的方案.
(1)电解法: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甲烷转化法:CH4+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CO↑+3H2
(3)水煤气法:C+H2O$\frac{\underline{\;100℃\;}}{\;}$CO↑+H2
(4)碳氢化合物热裂法:CH4$\frac{\underline{\;高温\;}}{\;}$C+2H2
(5)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2H2O$\frac{\underline{\;高温\;}}{\;}$2H2↑+O2
(6)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如果将来人类广泛使用氢气作为能源,那么上述6种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且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是哪几种?并逐步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将过量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Ⅰ.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Na2CO3+CuSO4=CuCO3↓+Na2SO4(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碱(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Ⅱ.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Ⅲ.设计与实验:
㈠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㈡用如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C、B(填“B”、“C”)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A中的现象为蓝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C中的现象为白色固体变蓝.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㈢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设固体的组成为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D,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A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段: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CD段:CuCO3$\frac{\underline{\;\;△\;\;}}{\;}$CuO+CO2↑;
(5)通过计算可得:a:b=2:1.(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挥发、白磷自燃B.铁生锈、干冰升华
C.冰化成水、火药爆炸D.工业制O2,O2不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冬天降雪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一些地方使用了融雪剂用于消除积雪.某种融雪剂可能是由NaCl、CaCl2、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兴趣小组设计完成了以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
(1)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CuSO4
(2)请你写出第②步反应后生成的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2NaCl+CaCO3↓.
(3)融雪剂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一些危害,如公路两边的植物出现使水萎蔫,甚至死亡,原因是植物细胞也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引发植物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甲: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乙: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丙:是化合反应丁:各物质的质量比1:8:9.
A.S+O2$\frac{\underline{\;点燃\;}}{\;}$ SO2B.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C.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D.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对“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茶杯内的氧气消耗完了;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产时产生的热的CO2密度变小聚集在茶杯的上部,CO2不能支持燃烧;
(3)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密度大沉积在茶杯的下部,CO2不能支持燃烧;
(4)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B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
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呼救; ⑥跳楼.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按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C+O2 $\frac{\underline{\;点燃\;}}{\;}$CO2或 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H2CO3=CO2↑+H2O;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CO2+H2O=H2CO3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瓶底铺一层细沙,这是因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