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炸 B. 铁生锈 C. 固体变成气体 D. 颜色改变

B 【解析】 A、爆炸有物理性爆炸:轮胎爆炸、气球涨破、锅炉爆炸等,这些属于物理变化,有化学性爆炸:火药爆炸、燃放鞭炮等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铁生锈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有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例如碳铵受热变为气态,也能是物理变化,例如干冰受热升华,故C错;D、颜色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态氧,由无色变为淡蓝色,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二)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三个二氧化硫分子:2SO3

B. 两个氧分子:2O

C. Co元素的化合价:

D. 一个铝离子:

C 【解析】 A、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所以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故A错误;B、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氧气化学式O2,所以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B错误;C、在NaCo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 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D. 原子的体积小于分子的体积

B 【解析】 A、原子可以再分,故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正确; C、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错误; D、原子和分子不能比较体积大小,只能说构成分子的原子的体积小于此分子的体积,故D说法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_____(填字母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

①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②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③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9.00B214:314:27 【解析】 (1)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图2中B原子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因此化学性质相似; (2)①由B分子模拟示意图,该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②A物质的分子由1个N原子、3个H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NH3,其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4:(1×3)=14:3;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对酸、碱、盐知识的学习,你认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硝酸钾是复合肥,可以任意施用 B. 小苏打可以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

C. pH试纸可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量 D. 烧碱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 【解析】 A、化肥的滥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造成水源和土壤污染,故A正确;B、小苏打为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所以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C、测溶液酸碱性时,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否则会污染试剂,故C错误;D、烧碱可与酸性物质反应,但其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且不经济,因此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较为廉价的熟石灰,故D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氧气,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CO2,多孔隔板上面放置的块状固体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C装置与B装置相比较,优点为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酒精灯检查装置气密性2KMnO4K2MnO4+MnO2+O2↑石灰石或大理石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酒精灯; (2)用A装置制氧气,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紫薯因富含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如图是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 个电子

B. 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4

C. 图中n的值为18

D. 硒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

D 【解析】 A、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从而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该选项说法正确;B、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4,该选项说法正确;C、图中n的值为:34-2-8-6=18,该选项说法正确;D、硒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4,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期中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 发生了中和反应

D. 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解析】A、因为题中给出了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可以判断出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都无剩余,可知溶液呈中性,正确;B、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正确;C、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正确;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的氧气,并且不能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 )。

A. 硫粉 B. 木炭 C. 铁丝 D. 红磷

D 【解析】 试题A.硫粉和B.木炭燃烧时均产生气体,不会造成气压降低,不符合要求。C.铁丝无法在空气中燃烧,不符合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