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
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吸收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D.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表中关于6号元素的一条信息 ▲ 。
(2)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上述部分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 种稀有气体元素。
(3)上述元素周期表中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 ▲ ,该元素的原子
容易 ▲ (选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写出该离子符号 ▲ 。
(4)写出由6、8、11号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温度/℃ | 二氧化锰用量/g | 氧气体积/ml | 反应所需时间/s |
① | 5 | 12 | 20 | 0.2 | 125 | 11 |
② | 30 | 12 | 20 | 0.2 | 125 | 2 |
③ | 30 | 12 | 40 | 0 | 125 | 148 |
④ | 30 | 12 | 90 | 0 | 125 | 82 |
(1)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作用,在反应前后_______和____________没发生改变。
(2)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_____有关;
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铜用于做导线,是由于铜有优良的导电性
B. 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
D. 镁粉可用于照明弹,是由于镁粉能燃烧,且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
D是黑色固体, G是紫黑色固体。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G ,H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B +H ,
②G→B .
(3)实验室常用 (填物质名称)检验F气体的存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
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氯酸钾中混入了高锰酸钾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
化钙和水。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制取氨气时应选用的实验装置为 和 (填装置编号)。为完成上述实验,用
1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 处
(填“a”或 “b”)刻度线保持水平。
(5)用F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请猜测此时氢
氧化钠的作用是 。
(6)利用上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用气卿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
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
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
火焰。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除了消除对环境污染外还有利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