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 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丙>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 解: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甲、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甲、丙>Cu>乙.
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 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结合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则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丙强,即甲>丙.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丙>乙.
故答案为:甲>丙>乙.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为了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并且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资源,科学家们设想了一系列捕捉和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
烧碱溶液捕捉和封存二氧化碳法(见图):
①喷雾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NaOH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间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②过滤环节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aCO3,CaCO3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在整个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是生活中常见的红色固体,C、F都是单质,D、F都是没有颜色和气味的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写出F的化学式:H2
(2)依据图中的关系物质B具有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3)生活中产生红色物质A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
(4)写出气体D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据报道,科学家最近已经创造出对二氧化碳有较强吸收能力的、颗粒外层为SiO2的粉末状的物质“干水”,其含水量约为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C.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将镁条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发现问题】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30%.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应不超过其容积的21%,可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3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氮气
【提出问题】镁条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化学反应吗?
【探究实验】接着上述实验,先拿开装置中集气瓶的胶塞,然后迅速把点燃的镁条伸进含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能在余下的气体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探究实验,你得的结论是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
【查阅资料】
①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并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根据资料,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②镁条除了能与氮气反应,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C+2MgO.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的反应.某化春秋战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CO+Fe3O4$\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2)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3)C处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
B.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C.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D.含汞、铅的电池会造成水污染,所以应倡导废旧电池的统一回收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
(1)控制A、B两侧试管中的实验同步进行,观察到A侧上端棉花处比B侧上端棉花处先变红.从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该现象:氨分子运动速度比酚酞分子快.
(2)若用热毛巾捂住A侧试管,观察到棉花处更快变红,原因是分子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了探究物质在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甲小组把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乙小组把盛有适量HCl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Na2CO3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码平衡;接着取消烧杯并将其倾斜,使试管内和烧杯内的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带反应后在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根据要求,请回答:
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乙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右边.
解释与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乙小组的解释为:反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因此烧杯内总质量会减少.
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若使用的试剂不变,应改进的是:将乙小组中的烧杯改为密闭容器并使用气球等作为缓冲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