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宣城市区已全面使用天然气,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CH4),他对“甲烷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是什么”产生了兴趣,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物质?
(查阅资料)①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②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吸收CO2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有毒,在加热的条件下CO能与红棕色的Fe3O4反应生产Fe(铁粉为黑色)和CO2;③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生成H2O。
(猜想假设)猜想Ⅰ:CO2、H2O;猜想Ⅱ:CO、H2O;猜想Ⅲ:_____。
(实验设计)将甲烷在一定量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A-E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①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②B、E中澄清石灰水浑浊;③D中棕色粉末变成黑色。
(1)猜想_____成立。
(实验结论)(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出猜想_____成立。
(反思交流)(3)装置B的作用是鉴别是否有_____生成,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_____而影响实验结果。甲烷和氢气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_____。
(实验改进)
(5)请写出D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小明认为图示实验装置有缺陷,还应该在C、D装置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请你帮小明说明理由_____。
【答案】CO2、CO、H2O Ⅲ CO2 吸收CO2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要验纯 验证是否有残留的CO2没有被吸收
【解析】
[猜想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烷分子式为CH4,与O2反应,则生成物为碳氧化合物、氢氧化合物,所以生成物为CO、CO2、H2O的混合物,当氧气足量,则生成CO2、H2O,当氧气少量,则生成CO、H2O,而当氧气适量时,甲烷部分完全燃烧,部分不完全燃烧,则生成物就为CO、CO2、H2O的混合物,所以除了上述两个猜想外,猜想Ⅲ则为三者混合物;
故填:CO2、CO、H2O。
[实验结论]①中硫酸铜变蓝色,说明有水蒸气存在,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③红棕色氧化铁被还原为黑色固体铁,说明有一氧化碳存在,将氧化铁还原,根据三个实验现象推断生成物中有CO2、CO、H2O,所以猜想Ⅲ成立;
故填:Ⅲ。
[反思交流](3)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重要性质,所以用澄清石灰水作为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使用,同时二氧化碳可被氢氧化钠吸收,避免混入一氧化碳,对后面实验造成影响;
故填:二氧化碳;吸收CO2。
(4)实验是为了验证甲烷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用空气进行燃烧反应,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也可以发生上述的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甲烷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和氢气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
故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要验纯。
[实验改进]
(5)D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6)由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未知,同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量是否能把二氧化碳全部吸收,而在C、D之间加入一个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后,可以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有无变浑浊现象,判断二氧化碳是否还有残存。
故填: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质量守恒定律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B两个实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知道,实验A中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在该实验中气球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实验B中测得反应前后质量减小了,质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若要使该实验测得的质量相等,需要进行如何改进_______。
(2)以上两个实验中,满足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
(3)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稀硫酸,气球内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紧紧栓在瓶口上,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反应的方程式为(Mg+H2SO4=== MgSO4+H2↑),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结果W1>W2(装置不漏气)。反应后称得质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
(1)硬水与软水:
我国有些村庄为了获取淡水采用打深井取地下水的方法。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取水样加入少量_____,振荡,若观察到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是硬水。使用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水的净化:
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下:
①炭滤池中常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加入絮凝剂可使悬浮杂质沉降
B 通过砂滤池可除去某些可溶性杂质
C 用蒸馏的方法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③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该海水淡化过程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水资源的利用:
水危机日趋严重,节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结合生活提一条节水建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某同学写的六个化学方程式,其中完全正确的是_____:
①Mg+O2MgO2
②C+O2CO2↑
③2KClO3=2KCl+3O2↑
④S+O2SO2
⑤HCl+Fe=FeCl2+H2
⑥Cu2(OH)2CO32CuO+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高子电池方面的研究贡献,锂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C.该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
D.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系统病人增多,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 NOX B CO C SO2 D 可吸入颗粒物
(2)气体打火机中装的是液态丁烷(C4H10),当有2个丁烷分子与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时,则至少需要_____个氧分子参与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B. 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 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D.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填序号)。如图H,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收集装置若选 E,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反应结束,要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的_______装置(填序号)。
(4)下图是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图。
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b处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能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CO2+2NaOH=Na2CO3+H2O.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较强.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1)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操作如图甲所示).
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2)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中气体成分,结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中这种验证氧气的方法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的性质.请补充完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Na2O2=4_____+O2。
(3)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实验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③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实验时观察到A装置中有气泡冒出,固体逐渐减少;D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①根据实验Ⅲ,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后,还会生成另一种物质,该物质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