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 |
B. | 进入煤矿时不用火把照明,可用矿井专用手电筒照明 | |
C. | 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离开现场 | |
D. | 用扇子扇蜡烛,一扇就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
分析 A、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分析;
B、煤矿内有可燃性气体,不能用火把照明;
C、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进行分析;
D、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解答 解: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故解释科学;
B、煤矿内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不能用火把照明,要用矿井专用手电筒照明,故解释科学;
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有毒气体,故解释科学;
D、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不可改变,用扇子扇蜡烛,之所以一扇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蜡烛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之下,不能满足燃烧的条件而熄灭,故解释不科学.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应用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结合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晶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质量不变 | B.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
C. | 晶体质量减少 | D. | KNO3溶质的溶解度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空气是混合物 | |
B.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 |
C. |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 |
D.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 I不成立 |
②取少量①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证明有Na2CO3存在 |
③ 取少量①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使沉淀完全,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酚酞试液变红 | 证明有NaOH存在 |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II是成立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