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为验证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 , 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B装置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3)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
(4)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填写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又有CO2;
(5)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 .
【答案】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排净试管中的空气以防止爆炸事故
(4)A、F中的石灰水变浑浊,C中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5)没有尾气处理(吸收)装置
【解析】解:(1)装置连接好之后,装药品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故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填: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加热四氧化三铁之前需先通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以防止爆炸事故.故填:排净试管中的空气以防止爆炸事故;(4)因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可以还原四氧化三铁,所以确认混合气体中存在CO、CO2实验结论的实验现象是A、F中的石灰水变浑浊,C中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故填:A、F中的石灰水变浑浊,C中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5)因为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要对尾气进行点燃处理.故填:没有尾气处理(吸收)装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
(1)图1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有(填序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由②、③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图1粒子所属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化合物,请写出由上述某些元素组成的一种酸的化学式: , 一种碱的化学式: .
(3)如图2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结合生成水.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硬水易生水垢,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C.废旧报纸、废弃铝制品易拉罐和塑料饮料瓶应该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以利于资源再利用
D.将10g98%的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90g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可配得9.8%的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预先留少量水,以防止瓶炸裂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倒流
C.蒸发时,必须将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D.过滤时,用玻璃杯在漏斗中不断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一种);
(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同时还生成一种叫做碳酸钠的白色固体。
(1)请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已知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性质相似,也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请您写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l表示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实验中得到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图2表示一定体积的气体X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反应(若反应生成水,水为液态),横坐标表示通入的氧气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反应前、后的温度与压强相同.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l中Oa段表示实验中沉淀质量的变化情况
②图l中c点表示上述混合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③由图2可知,反应前X的体积为2L
④由图2可知,x可能是C0或CH4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