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  )
A.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灰烬

分析 根据蜡烛燃烧是石蜡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解答 解:蜡烛燃烧是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蜡烛燃烧的产物,要熟练掌握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和生成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表格中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和溶剂的化学式.
序号溶 液溶质的化学式溶剂的化学式
(1)碘酒I2C2H5OH
(2)澄清的石灰水Ca(OH)2H2O
(3)食盐水NaClH2O
(4)75%的医用酒精C2H5OHH2O
(5)Zn和稀硫酸恰好反应所得溶液ZnSO4H2O
(6)氢氧化钠溶液Na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IA 0
11H
1.008
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He
4.003
2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
6C1
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3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门捷列夫
(2)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12.01,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S.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A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
(4)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
(5)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第三周期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和,它们的单质易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得到电子,得到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的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
A.提高森林覆盖率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D.开发新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Na2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Cl2溶液为中性.
【猜想】
Ⅰ: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
Ⅱ: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为NaOH
Ⅳ:固体为Na2CO3
【实验推断】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猜想 I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2CO3存在.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有NaOH存在.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 II是成立的.
【反思评价】
(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是除去溶液中的Na2CO3,防止干扰NaOH的鉴定.
(3)表格中实验操作③还可以采用硫酸铜生成蓝色沉淀、氯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 方法得到相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科学家研制了一种组成为C60的新物质,关于这种物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B.C60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D.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请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
(1)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根据A 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B 装置,其中仪器c 的名称是锥形瓶.
(3)从上述装置中选出一种用于收集二氧化碳,对应的编号是C或E.
(4)E 装置从a、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C、D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A、E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连接A 装置的应是a口(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样品(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粉末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反应后固体、液体的总质量为59.9g.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0.1g.
(2)求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B(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着火点;③和氧气接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CO2+H2O═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