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铁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2)如图1所示,关闭K,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并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3)利用如图2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草酸(H2C2O4)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CO2和H2O.
①请写出装置A、C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2O4$\frac{\underline{\;浓硫酸\;}}{△}$H2O+CO2↑+CO↑,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②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接h、i接b、c接d、e接f.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要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将尾气点燃.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烧杯和稀硫酸共150g,加入的铁样品为9g,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质量共为158.7g,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析 根据生铁和钢的区别、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连接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1)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故填:碳.
(2)关闭K,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并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铁生锈消耗烧瓶中的氧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导管内液面上升,故填:铁生锈消耗烧瓶中的氧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导管内液面上升.
(3)利用如图2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草酸(H2C2O4)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CO2和H2O.
①装置A中草酸在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装置C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H2C2O4$\frac{\underline{\;浓硫酸\;}}{△}$H2O+CO2↑+CO↑,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②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需要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浓硫酸除去水,气流需要长进短出,故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接h、i接b、c接d、e接f.故填:a,h,i,b,c,d,e,f.
③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故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要将尾气点燃,故填:将尾气点燃.
(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50g+9g-158.7g=0.3g
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152   2
            x   0.3g
$\frac{152}{2}=\frac{x}{0.3g}$
x=22.8g
答: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2.8g.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金属材料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016年的地球一小时于3月19日晚8:30至9:30举行,中国区主题--“为”蓝生活,鼓励公众为了蓝色天空和蓝色星球,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汽车限购限行B.盗版光盘焚烧处理
C.禁止燃放烟花泡竹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是一种易溶物质
B.加热或再加入甲都可以增大甲的溶解度
C.40℃时,甲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比乙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D.将乙的饱和溶液由20℃升温至40℃,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下列A、B、C、D、E是我们日常实验中的装置,根据要求回答:

①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该反应剧烈,速度较快,为了节约化学药品,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装置字母),通常情况下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若要收集较纯净的乙炔气体,则应将气体从d(填a、b、c或d)通入.
②将C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图E进行分离,先关闭n打开m,再关闭m打开n,依次得到的气体是氧气、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K2CO3、NaOHB.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NaNO3D.NaCl、KNO3、(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甲、乙两个学习小组为了测定M物质的溶解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甲组方案:

由甲组实验方案,同学们可知:
(1)烧杯②中溶液的质量为120g.
(2)2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乙组方案:

由乙组方案,同学们可知:
(3)烧杯①中的溶液为M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乙组方案的三个烧杯中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②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一塑料瓶(无色透明)氨气,按图连接仪器后,挤压塑料瓶,使氨气排入水中,就可以在塑料瓶内引发红色喷泉,从实验操作和相关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塑料瓶中氨气为混合物
B.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C.氨气易溶于水,使塑料瓶内压强减小
D.塑料瓶内液体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如图冋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A(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则试管中应盛放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4)图中D、E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E(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中,所依据的原理不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利用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
B.氢氧化铝能中和过多的胃酸--利用了氢氧化铝的碱性
C.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利用两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D.分离氧气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利用二氧化锰和氯化钾的溶解性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