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化学式代表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B.HClC.P2O5D.KClO3

分析 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A、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它是单质不是氧化物;
B、HCl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没有氧元素,所以它不是氧化物;
C、P2O5是由P、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它是氧化物;
D、KClO3它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学生应抓住氧化物概念的要点来判断,并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及相关概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新材料的开发研制B.日食的产生
C.药物的生产研发D.能源的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请为下列化学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法:
(1)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盖上锅盖.
(2)要鉴别化肥硝酸铵和磷矿粉,可选用的方法是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3)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充分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其中明矾起得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稍后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
(3)硬水要转化为软水才能饮用.在生活中,你的处理方法是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些食物的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
【提出问题】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讨论交流】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重复实验.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验证】
(1)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表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
(2)小红设计了如表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请将其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
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
【反思提高】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所得溶液的pH>7;冷却到常温pH=7.(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王珂同学在室温下配制了三份蔗糖溶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溶液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甜度相同,这说明了溶液具有均一(选填“均一”或“稳定”)性.
(2)若三份溶液都未达到饱和状态,则甲、乙、丙三份溶液中最甜的是乙.
(3)已知在某温度下,蔗糖的溶解度为20g.若王珂将这三份蔗糖溶液置于该溫度下,则此时甲、乙、丙三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