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收集资料】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b.氢氧化钠溶液可与CO2反应,可除去CO2气体.
【猜    想】
猜想1猜想2猜想3
只有CO只有
 
CO和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Ⅱ.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Ⅲ.
 
,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①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②实验过程中:实验开始时,先点燃
 
处(E、F)酒精灯;在实验结束时,先熄灭
 
处酒精灯.
【计算】若有4.4g的二氧化碳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则理论上可以产生
 
g沉淀.若把等质量的CO2先通过下列变化:CO2→CO→CO2(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再将得到的C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会
 
g沉淀.
【问题延生】甲、乙图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果吹气和吸气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_
 
瓶吹气,向
 
瓶吸气.
(2)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瓶.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瓶.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猜想】根据猜想1和3分析;
【实验探究】(1)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够证明有CO2气体;
(2)最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有CO存在;
【实验结论】根据猜想3成立可知,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然后写出化学反应式即可;
【问题讨论】二氧化碳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装置末端酒精灯可以处理尾气CO.
【计算】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个数不会变化分析经过一系列变化后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从而确定出沉淀的质量.
【问题延生】根据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来分析并对比实验装置.
解答:解::【猜想】根据猜想1和3可知,猜想2是只有CO2
故答案为:CO2
【实验探究】(1)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够证明有CO2气体;
故答案为:A.
(2)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原有的二氧化碳已经被完全吸收;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氧化铜被还原;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还原气是CO.
故答案为: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根据猜想3成立可知,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所以化学反应式是:H2C2O4
 浓硫酸 
.
CO2↑+CO↑+H2O.
故答案为:H2C2O4
 浓硫酸 
.
CO2↑+CO↑+H2O.
【问题讨论】①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所以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分;
故答案为: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吸收水分.②为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先点燃装置末端酒精灯处理尾气CO,防止污染空气;实验结束后,先熄灭E处的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再熄灭F处的酒精灯;故填:①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吸收水分;②F;E;
【计算】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4.4g         x
44
100
=
4.4g
x

x=10g
把等质量的CO2先通过下列变化:CO2→CO→CO2(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①CO2+C
 高温 
.
 
2CO②CO+CuO
  △  
.
 
Cu+CO2可以看出原来的二氧化碳增加为原来的2倍,所以通入石灰水时沉淀的量也会是原来的二倍.
故答案为:10;20;
【问题延生】(1)吸气时应该用乙装置原因直玻璃管是插入到石灰水中,可以让外界的空气进入石灰水,如果用甲装置则会把石灰水直接吸入到口中.因此在实验时,应向甲瓶吹气,向乙瓶吸气.
(2)人在呼吸的时候,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氧气,在人体内会与组织细胞内的气体进行交换,这样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甲装置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较大,说明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较多.
(3)让外界的空气进入乙装置中的石灰水,目的就是起对照作用,来验证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故填:(1)甲;乙; (2)甲;(3)乙.
点评:此题是检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就要我们熟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NH3)的反应过程,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N2和H2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用分别表示N2、H2、NH3在催化剂表面 )用合成氨的过程简化为下图中的五个步骤,请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排序
 
(填序号).

(1)图中表示的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E→
 
 
 
→C(在括号中填写其
它三张图示的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结合上图,你能总结出的有关化学反应的一条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可用来测量气体的体积;
(1)若用此装置来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则必须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的原因是
 

(2)若仅用此装置测量气体的体积,集气瓶上方的空气对测量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矿物(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图: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
 
,气体X的化学式为
 
,若所得滤液1仍浑浊,则应采取的操作
 
,水洗滤渣的作用
 

(2)操作Y的名称是
 
,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
 
(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编号);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E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编号),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可选用
 
;选择气体集方法时,需要考虑气体的下列性质: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必须考虑的是
 
(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编号);
写出其反应的反应表达式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若用右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氧气应从
 
(填“b”或“c”)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b”或“c”)端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对氧化铁粉末(含少量铁粉)样品进行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小组在实验操作时,应注意加热前先通一会儿氢气,目的是
 
,反应完后,还要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是为了
 

(2)实验现象和有关化学方程式如表(H2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请完成表格.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A中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而且先慢后快,过会又慢A中:Zn+H2SO4═ZnSO4+H2↑.
B中
 
粉末逐渐变黑色;
B中:
 
(3)数据记录和处理:经过规范的操作和正确的称量,得到如下两组数据(B中反应完全,C中吸收完全):
反应前氧化铁完全反应后
①组B:玻璃管的质量32.4克 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克B:玻璃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0.0克
②组C:干燥管和生石灰质量40.O克C:干燥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3.0克
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不同.你觉得应该选择
 
组数据.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
 

(4)讨论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改进,在
 
(填2个装置代号)之间增加了一个如图乙所示的D装置,再次实验后,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基本相同.图D装置里的液体是
 
.气泡“先慢后快”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甲中标有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写出装置代号).装置B是实验室用
 
 和
 
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是
 
,反应结束后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反应前大的可能原因是:
 

(4)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什么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备二氧化碳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若用图乙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不变”),同学们经讨论分析后,提出的改进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微粒的眼光看物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下列材料说明了分子的那些特点:
材料一:某同学在课后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立即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
材料二: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三: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作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
材料四:蔗糖放置在空气中不会“消失”,而放入水中会很快“消失”.
(1)材料一说明:
 

(2)材料二说明:
 

(3)材料三说明:
 

(4)材料四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物质在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查找资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组:CuSO4+2NaOH═Cu(OH)2↓+Na2SO4;乙组:Na2CO3+2HCl═2NaCl+HO+CO2
【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甲小组把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乙小组把盛有适量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a2CO3溶液的烧杯中.然后他们分别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码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试管内的溶液和烧杯内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请回答:
【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乙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和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
 

乙小组的解释为:
 

【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若使用的试剂不变,应改进的是:
 
;由此,你得到的启示是: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
 
的容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