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2016年2月26日,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南省2016年度蓝天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中明确了45条大气治理措施,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
A.城市街道洒水降尘B.发展水力、风力发电
C.露天焚烧秸秆、树叶D.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

分析 A、根据城市街道洒水降尘可以减少有粉尘进行解答;
B、根据水力、风力发电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
C、根据露天焚烧秸秆、树叶会产生污染物进行解答;
D、根据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城市街道洒水降尘可以减少有粉尘,保护环境,利于保护环境;
B、水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用水力、风力发电不会造成污染,利于保护环境,利于保护环境;
C、露天焚烧秸秆、树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用环境保护;
D、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可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故选:C.

点评 减少污染,从我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其中氮元素为-3价),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3N2+6H2O═3Mg(OH)2↓+2NH3
(2)若有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填“>、<、=”)40g
(3)已知氮化镁是一种黄绿色的固体.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可知在这样的条件下,镁更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图实验流程,用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1)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在操作I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写出稀硫酸和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3)操作Ⅱ属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为了得到纯净的硫酸亚铁晶体,通过操作Ⅱ得到的硫酸亚铁晶体.还需要用低温的水洗涤后再干燥,为了判断洗涤后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同学将最后一次洗涤液收集在试管中,滴加硝酸钡和稀硝酸,得到了白色沉淀,以此证明晶体并未洗净,该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不可靠;因为无论硫酸亚铁晶体是否洗净,洗涤液中都会含有硫酸根离子,都会出现白色沉淀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老师叫各小组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由此猜测: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
【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
(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乙同学依据碳酸氢钠和硝酸钠的化学式中钠的原子个数为1,而标签中为2,提出,该溶液也不可能是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12溶液
②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消失.
【实验结论】
(2)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BaCl2=BaCO3↓+2NaCl.
【实验反思】
(3)丙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
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总结了Na2CO3的部分化学性质.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2)在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②制取烧碱,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为了验证反应③,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A(填序号).
A.CaCl2                B.BaSO4                C.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并在该温度下恒温蒸发溶剂.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可以加入的化学试剂是HCl.(请填写一种化学试剂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2、Mg(OH)2.从水垢中制备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图.

(1)滤渣的主要成分是Mg(OH)2(填化学式),在物质分类中,该物质属于碱.
(2)第③步之后加入盐酸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3)检验软、硬水要用到肥皂水;生活中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金属铝常用做导线是利用它的导电性;
(2)金属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它却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通常情况下铝制品很耐腐蚀,这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3)资料显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探究蔗糖的组成元素
[提出问题]糖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食品,其主要成分是蔗糖.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到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测蔗糖中含有碳元素,可能还含有其它元素.
[查阅资料]小明、小强在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
(1)蔗糖可以燃烧,受热可以发生分解.这属于蔗糖的化学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从微粒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构成物质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和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
(3)小明用如(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支撑装置略去).
①指出装置a中甲、乙两种仪器的名称:甲分液漏斗;乙锥形瓶.
该装置的作用是生成氧气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小明实验时,先打开甲仪器的活栓,使产生的气体通入玻璃管,排尽其中的空气,然后加热蔗糖使之燃烧后,观察到玻璃管右端口部有水珠产生,c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小明得出蔗糖中一定含有C、H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元素是O.
(4)小强用如(图2)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支撑装置略去).
实验时,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放铜丝处加热,同时不断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使之充分反应后,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进行加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玻璃管中蔗糖处留下黑色的固体,内壁有水珠.据此小强得出蔗糖中一定含有H、O元素,但由于无法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因此他不能确定的一种元素是C.
(5)结论:综合小明和小强的实验探究,蔗糖是由C、H、O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