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
(1)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__,要将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充分混合后再装入试管中,这样做的目的:__;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__(填写“可以”或者“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__(填写字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
A.36:3 B.40:3 C.48:3.
(3)研究发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铜,也有还原性。从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分析,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__;而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的原因是__。
【答案】气密性 让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分 不能 A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一氧化碳和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中可以升高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能再升高。
【解析】
(1)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实验前必须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
将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充分混合后再装入试管中,是为了让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分;
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因为有可能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反应物碳粉要稍过量,故选A;
因为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3)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一氧化碳和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中可以升高;
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已经是最高价,不能再升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要从甲的溶液中获得甲的晶体,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 升高温度可以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t2 ℃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
你认为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填“能“或“否”).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D装置后添加一大气球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均为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 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 D的化学式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______)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一个铀原子的核外有92个电子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硝酸钾固体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饭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B.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若D是一种单质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B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参加此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示意图。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
(1)实验过程中,在测量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配置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回答: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g,量筒中水质量为多少ml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