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据报道,今年1-8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下列情形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  ②沙尘暴天气增多    ③利用太阳能热水
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⑤燃烧天然气         ⑥大量燃煤取暖.
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

分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根据PM2.5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做法是否合理.

解答 解:①建筑工地的扬尘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
②沙尘暴天气增多会导致空气中的悬浮物增加,增大空气中PM2.5的量;
③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不产生污染物,也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含量;
④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以及烟尘等污染物,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含量;
⑤天然气的成份是甲烷燃烧甲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含量;
⑥大量燃煤取暖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含量;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
B.在任何条件下CO2能转换成CO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金刚石、石灰石、石灰水、干冰、碳酸、C60六种物质进行分类,请将物质的分类结果填写在如图的虚线框内(要求纯净物用化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能否说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两种单质组成的,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OB.AlC.Si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的分解速率
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用100吨纯度为80%的赤铁矿可以冶炼多少吨含杂质10%的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硫酸铵[(NH42SO4]和氯化钾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会影响某些作物的生长,工业上往往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如图是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等四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四种盐的溶解度--温度曲线变化规律是:
①硫酸铵、氯化钡、氯化钾、硝酸钾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②温度相同时,硫酸铵的溶解度最大.
(2)20℃时,将10g KCl加入20g水中,充分搅拌,KCl未完全溶解,应该至少加热至80℃以上KCl才能完全溶解.
(3)在(NH42SO4 热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立即析出无氯钾肥晶体.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无氯钾肥的化学式是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小强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总结
实验一取10mL 8%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慢.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向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强同学把上表中未填完的内容在表内横线上补充完整(共3处).
(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照.
(3)小芳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实验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①对二氧化锰进行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有无变化.
②倒掉实验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其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