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决定2018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大量垃圾对我国大气、地表水、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
①“洋垃圾”中含有多种金属,金属是由___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②根据示例完成如表中对应金属名称或符号
名称 | 铅 | (_____) | 铁 | 铝 |
化学符号 | Pb | Cu | (______) | (________) |
③有些无用含硫“洋垃圾”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和可吸入颗粒,其中生成物_______(填化学式)不仅损害人体健康,还会形成“酸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表示:
(1)磷元素_____;
(2)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_____;
(4)人体缺少_____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乌兰察布分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又知C-12原子的质量为N g ,该原子的中子数是P,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乌兰察布分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2019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完品红扩散实验后,想把变红的水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请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请指出该操作过程中的其中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重新过滤后,水中的 品红固体已完全除尽。此时小明想让水变得无色透明,应该选择的另一种净水方法是______________,常用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___(填序号)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 水的蒸发 D. 水的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2019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他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滴一滴酚酞试液,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滴加酚酞试液和浓氨水时用到的仪器是滴管
②该实验中滤纸条起过滤作用;
③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④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和棉花上的浓氨水都变红;
⑤若试管放在冰块上,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也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2019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对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C. 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2019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CH4 C. Ca(OH)2 D.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