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实心球体
C. 原子中的原子核体积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D. 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的产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学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室内起火打开门窗
C.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甲、丙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
C. 物质乙中元素的化合价是—2 D. 该反应可以表示为CH4+2O2 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导热性
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 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脱排油烟机排气
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 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进行过滤的实验操作,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不可能的原因有( )
A. 滤纸和漏斗之间有气泡 B.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 滤纸破损 D. 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的化学式为H2O B.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C. 甲为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 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天门市经济开发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编制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部分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 1 H 氢 1.008 | 2 He 氦 4.003 | ||||||
第二周期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第三周期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请画出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__电子变成离子;
(2) 表示的是________,其与17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同一纵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