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液体丙为澄清石灰水,反应条件为加热.根据如图回答:
(1)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个实验说明一氧化碳具有
还原
还原
性;
(2)若粉末乙逐渐消失,最后玻璃管中无固体物质剩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甲可能为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粉末乙为

(3)该装置的尾气含有有毒的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它会污染大气且浪费能源,你的改进方案是
在丙装置后添加酒精灯进行燃烧处理
在丙装置后添加酒精灯进行燃烧处理
(可画图表示).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能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1)气体甲为一氧化碳,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则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粉末,生成的铜是红色粉末,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填: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原;
(2)碳能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若粉末乙逐渐消失,最后玻璃管中无固体物质剩余,则可能是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的缘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气体甲为二氧化碳,粉末乙为碳,故填:二氧化碳,碳;
(3)该反应中剩余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可以在丙装置后添加酒精灯进行燃烧处理,故填:一氧化碳,在丙装置后添加酒精灯进行燃烧处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成分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已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液体丙为澄清石灰水,反应条件为加热.根据如图回答:
(1)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时,是先停止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你的理由是
 

(2)若粉末乙逐渐消失,最后玻璃管中无固体物质剩余,则气体甲可能为
 
,粉末乙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你的改进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0112 月考题 题型:实验题

已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液体丙为澄清石灰水,反应条件为加热。根据下图回答:
(1)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时,是先停止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你的理由是                   。
(2)若粉末乙逐渐消失,最后玻璃管中无固体物质剩余,则气体甲可能为                 ,粉末乙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你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已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液体丙为澄清石灰水,反应条件为加热.根据如图回答:
(1)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氧化碳具有______性;
(2)若粉末乙逐渐消失,最后玻璃管中无固体物质剩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甲可能为______,粉末乙为______.
(3)该装置的尾气含有有毒的______,它会污染大气且浪费能源,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可画图表示).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2013年单元测试卷(宜昌市上海中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液体丙为澄清石灰水,反应条件为加热.根据如图回答:
(1)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实验说明一氧化碳具有    性;
(2)若粉末乙逐渐消失,最后玻璃管中无固体物质剩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甲可能为    ,粉末乙为   
(3)该装置的尾气含有有毒的    ,它会污染大气且浪费能源,你的改进方案是    (可画图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